1984年,战士李陶雄中弹牺牲,送葬途中遗体竟两次从车上跌落,护士郑英察觉异样,决定查看棺袋,结果当她打开塑料袋那一刻,眼前的一幕令人后怕! 1984年5月10号凌晨,广西边境的山路坑坑洼洼,一辆运烈士的车正颠颠簸簸往前开。谁承想,车身子猛地一晃,裹着塑料布的“遗体”哐当摔在地上。护送的人骂了句粗话,弯腰又给塞回车上——这年头,谁乐意反复折腾?可车没跑多远,“遗体”又骨碌碌滚下来了。 跟车的护士郑英手一抖,攥着的急救包带子都快断了。她蹲下去掀开塑料布,指尖刚碰到“遗体”的手背——不对啊,这哪是凉的?明明还有点温乎气儿!“这人没死透!”她喊了一嗓子,声音都劈了叉。 要说这李陶雄,头天下午还在扣茅山7号高地跟越军拼命呢。那天炮弹跟下雨似的,他正跟战友们猫在战壕里,突然瞅见一枚炮弹直愣愣往新兵小王脑袋上飞。“小王卧倒!”他吼完就扑了过去。等爆炸声消停,李陶雄浑身是血地趴在那儿,170多块弹片扎进肉里,跟穿了蜂窝煤似的。 救护所的大夫抢救了七个小时,最后摇头说“没脉搏了”。可郑英摸着他胸口那点热乎劲儿,急得直跺脚:“大夫,他这是失血休克,假死!”没人信啊,战场上哪有假死还能活的?她就咬着牙翻出急救箱,硬是给扎上了输血管。血一滴一滴往身体里淌,过了老半晌,监护仪“滴滴”响了——心跳回来了! 后来才知道,那会儿南宁热得跟蒸笼似的,李陶雄的伤口早溃烂了,蛆虫顺着腐肉往上爬。护士们拿镊子夹蛆,手都抖得跟筛糠似的。303医院的片子一出来,大夫都倒吸凉气:左眼球碎成渣,全身170多块弹片,跟撒了把钢珠似的。 最悬的是转院那天,直升机刚起飞,雷达就报警说有越军战机过来。咱们六架战机跟疯了似的冲上去护航,飞行员后来跟人说,那油门踩得都快冒火星子了。李陶雄躺在机舱里,疼得直抽抽,可他心里头还惦记着:“阵地还在不?” 醒了之后,大夫说他左腿股骨坏死,再拖下去就得截肢。李陶雄瞪着眼喊:“截什么肢?我还要回前线!”手术台上,他咬着块毛巾,大夫刮腐肉、挑碎骨,他疼得脑门儿全是汗,愣是没吭一声。就这么着,40次大手术,80回小手术,他硬是把左腿保住了,就剩肚子里二十来块弹片清不出来。 1986年退伍回家,李陶雄成了村里的“老伤号”。阴天下雨的时候,弹片扎得他直咧嘴,可他从来没跟组织伸过手。有回闺女摸着他身上的疤问:“爸,这疼不疼?”他乐呵地说:“傻闺女,这是和平的印章,咱得记着甜日子咋来的。” 现在想想,那会儿在战场上,谁不是把脑袋别裤腰带上?李陶雄能从鬼门关爬回来,全凭一股子“不能死”的狠劲儿。可再想想那些没回来的战友,他们的名字刻在纪念碑上,连个坟头都没有。咱们现在能坐在家里刷手机、吃西瓜,都是他们在前面扛着枪给咱挣的。 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1984年,战士李陶雄中弹牺牲,送葬途中遗体竟两次从车上跌落,护士郑英察觉异样,
飞鹏说娱
2025-08-07 07:15:2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