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奔涌万象新# 【大荔:“甜蜜经济”智造升级,冬枣全链条撬动乡村振兴】在陕西大荔县绿丰源农场的冬枣大棚里,一场“人机协同”的收获正在上演:初代“蓝侠”AI冬枣采摘机器人伸出灵巧的机械臂,探入繁茂枝叶间,借助搭载精密视觉系统精准锁定一颗红润饱满的冬枣,柔性夹爪稳稳收拢,短短8秒,鲜果便被摘下,轻柔落入收集筐。围观的采访团踮脚张望,惊叹声此起彼伏。
这不仅是技术的展示,更是大荔冬枣产业升级的缩影。作为全国冬枣最佳优生区,大荔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与显著昼夜温差,孕育出这颗“金果子”。历经二十余年技术革新,日光温室、钢架棉被棚等设施农业在当地广泛应用,让冬枣上市期大幅延长,从5月持续至10月,成功推动产业从“冬枣”向“夏枣”跨越。 #大荔冬枣夏吃的原因找到了#
“冬枣采摘机器人的试验应用,标志着大荔冬枣产业向智能化迈出关键一步,不仅解决了高温采摘的艰辛,更能降本增效,让果农腾出手来深耕深加工和电商销售。”大荔县红枣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周爱英说。
如今,电商正成为大荔冬枣直达消费者的高速通道。在绿丰源农场直播间,主播热情推介,工作人员依订单严选规格,打包发货一气呵成。绿丰源农场电商负责人于鹏飞介绍,通过电商直播,优质冬枣远销港澳及东南亚,每场直播能够成交约3000单、成交额20万元,为农民增收带来新机遇。
从零散种植到42万亩全国最大冬枣基地,从单一生产到三产深度融合,大荔冬枣构建起“小冬枣、全链条、大产业”的闭环发展模式,品牌价值达67.34亿元,书写着愈加甜蜜的乡村振兴新篇章。#大荔人的冬枣管理方式科技感满满#
参观完绿丰源农场,采访团成员山西广播电视台试听融媒体中心编导李峙感慨,这里冬枣的品质以及科技型种植的方式,都让他感到惊喜。“我了解到冬枣在育苗、种植、采摘阶段的要求都极高,在统一把控品质之外,更通过科技的助力,让冬枣提前上市,端上千家万户的餐桌,也让我们看到了科技种植带来的崭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