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彭德怀含冤逝世,曾叮嘱浦安修:一定要把金烟盒还给老邓! 彭德怀和邓华都是湖南人,彭德怀大邓华12岁,两人早年都投身革命,经历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彭德怀1898年生于湘潭,1928年发动平江起义,建立红五军,后来担任红三军团军团长,参与长征。抗日时期,他任八路军副总指挥,发动百团大战。解放战争中,他指挥西北野战军,取得一系列胜利,1955年获元帅军衔。邓华1910年生于郴州,1927年入党,担任过红军团长、师长,抗日时在八路军115师工作,解放战争中任东北野战军兵团司令员,1955年获上将军衔。两人长期在不同部队,接触不多,直到1950年抗美援朝才真正合作。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彭德怀出任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邓华任第一副司令员。邓华原指挥第13兵团,负责边防准备。彭德怀到沈阳后,开会讨论入朝兵力,邓华建议首批四个军以占优势,彭德怀同意调整。志愿军司令部以第13兵团为基础组建,两人开始密切配合。第一次战役,邓华指挥阻击敌军,彭德怀统筹全局。第五次战役前,邓华提出分块分割战术,彭德怀虽未全用,但战后承认其合理。第六次战役筹备时,邓华从谈判现场反馈敌情,建议取消,彭德怀上报中央批准。通过这些,彭德怀称赞邓华为好帮手,两人友情逐步加深。 在战场上,彭德怀脾气直,邓华细心,两人互补。彭德怀常说邓华作战勇敢,出主意准。邓华负责彭德怀安全,敌机来袭时用各种办法护他。陈赓来朝后,邓华建议让位给陈赓,彭德怀拒绝,坚持邓华留任。1953年彭德怀回国,推荐邓华接任志愿军司令员。战后,两人分隔两地,彭德怀在北京工作,邓华在东北任沈阳军区司令员。1955年军衔授予,两人保持联系。邓华1956年访南斯拉夫,获铁托赠金烟盒,后来转送彭德怀,彭德怀虽不抽烟,但视作珍物,常带身边。 金烟盒本是邓华的战利品或外交礼物,送给彭德怀以示敬意。彭德怀保存多年,视作两人情谊象征。1974年,彭德怀在北京301医院治疗癌症,病情恶化。他预感时日无多,叫来浦安修,交代把烟盒还给邓华。浦安修是彭德怀妻子,1938年结婚,一直支持他工作。她答应完成心愿。11月29日,彭德怀逝世,年76岁。这个烟盒成为他最后的牵挂,体现了战场结下的生死交情。浦安修后来保管烟盒,等机会转交。 1978年,中央为彭德怀平反,12月24日在人民大会堂开追悼会。邓华参加,悲伤过度住院。浦安修到301医院探望,拿出烟盒,说是彭德怀生前所托。邓华接过,已戒烟,但决定留作纪念。烟盒内有彭德怀留的纸条“送给邓华同志”。邓华视之为珍宝,常放身边。两人友情跨越战争与和平,彭德怀多次夸邓华,邓华也全力支持彭德怀工作。战后,邓华调四川省任副省长,彭德怀到成都三线建设,曾想见邓华但未果。 彭德怀1965年到四川,听说邓华在成都,托人打听地址。两人分隔多年,无法见面。彭德怀找到邓华住处童子街29号,晚上冒雨去看,但只在门外站立,未进门。邓华不知此事。后来,彭德怀继续三线工作,直至回北京。邓华得知彭德怀情况,难过不已。烟盒归还后,邓华身体渐差,1980年7月3日在上海逝世,年70岁。家人整理遗物,在床头柜找到烟盒。它见证了两人从相识到终生的友情。 彭德怀和邓华的交往,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朴实情谊。彭德怀一生戎马,抓国防建设,一心为国。邓华军事才能出众,指挥多场战役。金烟盒虽小,却连着抗美援朝的记忆。那场战争,两人并肩,志愿军取得胜利。彭德怀回国后,主持军委工作,邓华接手志愿军。两人虽少见面,但心系彼此。烟盒事件,让人看到他们对友情的重视,不忘旧交。
1974年,彭德怀含冤逝世,曾叮嘱浦安修:一定要把金烟盒还给老邓! 彭德怀和邓华
混沌于浮云
2025-08-08 19:15:29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