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贬值有多快?爷爷辈考个中专,能把全家带进城;父辈上了大专,在大城市买了房。而

岚岚看商业 2025-08-08 20:19:16

学历贬值有多快?爷爷辈考个中专,能把全家带进城;父辈上了大专,在大城市买了房。而如今,900万新生儿与1200万大学毕业生奇妙地碰到了一块儿。照此趋势,未来人均大学生也不是不可能,毕竟广西的民办本科在征集志愿时已不设下限,理论上零分可报。 相比1977年恢复高考时的17万大学生,如今学历早已没了稀缺性。毕业生想增加竞争力,就只能追求更高的学历。2024年,研究生报考人数438万,北京高校毕业生中研究生占比已达54.3%,也就是说,研究生比本科生都多。据统计,全国已有26所985高校都出现了研究生比本科生多的本末倒挂现象。 学历贬值的直接后果就是人才严重浪费。如今,每100个外卖小哥中就有一个研究生,14个大学生。当年高中毕业就能当老师,现在,清北甚至国外名校博士争夺深圳小学老师的名额已不是什么新鲜事。2024年,安徽灵璧县乡镇岗,斯坦福大学博士以笔试面试双第一入职。 学历贬值并非简单的逐级替代,而是会陷入招工难与求职难并存的僵局。简单说就是当人人都是大学生,餐厅的盘子谁来端,工厂的螺丝谁来拧? 学历特别高的人还有竞争优势,学历特别低的,也能放下身段去拧螺丝。最惨的是卡在中间的双非普本院校大学生,他们没拿得出手的技能,也没有顶尖院校的实力。若没上过大学,或许还能心安理得地去工地搬砖,可上了大学呢? 要知道,现在从小学到大学的人均教育支出已超过30万元,高付出低回报,这让已经穿上“长衫”的他们怎么再说服自己进厂打螺丝。 当然,学历贬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高校扩招,1977年,高考录取率仅5%,1999年扩招后跃升至56%。而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1353万,本科录取率已达33.2%。 另一方面,几十年的高等教育提高了人均学历水平,但产业链却迟迟未向上突破,导致人才无处发挥。此外,社会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对农村孩子来说,学习仍是实现阶层跨越的重要途径。“我就是一只来自乡下的土猪,也要立志去拱了大城市里的白菜” 这句话反映出的正是无数家庭仍将希望寄托在高考上。鸡娃式内卷,使得家长从孩子刚出生就得开始规划。小学生的英语词汇量1500在美国够用,在中国却远远不够。 然而,高考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名校毕业生虽拿到了城市入场券,可现实是,圈层之外,还有圈层。寒窗苦读几十年可能也只配996,兢兢业业加班,收入却可能难以匹配预期。2024年,本科毕业生的起薪中位数仅5000元,不足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的60%,这种落差难免让不少人迷茫。 那么,学历贬值的突破口究竟在哪里呢?也许只能寄托于未来科技革命带来的产业升级,让人才流向他该去的地方,同时还要提升职业教育的认可度,让拧螺丝不再是被人嘲笑的低端职业,真正实现人尽其用。

0 阅读:108
岚岚看商业

岚岚看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