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玲今年才24岁,从广东远嫁到四川,嫁给了比她大十一岁的张强。结婚时,没有婚纱照,没有婚礼,只有一句“以后再补”的敷衍。三年来,她一边带孩子,一边把家收拾得干净整齐,从不抱怨辛苦,只盼着丈夫能多些关心。暑假到了,小玲特意邀请了娘家的两个侄子来四川玩,想着热闹些也能缓解自己长期的孤独。那天,她忙活了一上午,做了一桌子菜。刚坐下准备开动,张强走进来,扫了一眼桌子,脸色立刻沉了下来——他最爱吃的鸡蛋,居然没了。这一瞬间,空气凝固了。 “鸡蛋呢?”张强沉声问,语气里带着责备。 小玲抬起头,微笑着解释:“被孩子们吃了,我也没吃呢。等会儿我去给你煮。”她的声音尽量温柔,不想破坏难得的团聚气氛。 可张强的脸色没有缓和,反而更阴沉了:“我都没吃到,凭什么让他们先吃?那是我的鸡蛋。”话里的“我的”,像一把钝刀子,慢慢刮着小玲的心。 侄子们低下头,不敢看人。小玲轻声劝道:“都是孩子,别计较,我现在去煮。”她放下筷子,走向厨房,手里捧着几颗鸡蛋,水龙头哗啦啦地响着。可背后,张强依旧喋喋不休:“你就是这样,从来不顾我的感受,别人永远比我重要。” 这一句话,让小玲心口一紧。她想起了结婚那天的空荡荡,没有礼服,没有宾客;想起自己怀孕时,张强在牌桌上笑得畅快,而她一个人缩在冰冷的病床上;想起无数次她想回娘家,他总是摆着脸说“那么远,回来干什么”。 她握着鸡蛋的手微微发抖,却还在强撑着笑:“你先吃饭,我马上就好。” 张强并不领情:“好什么好?就是不尊重我。”语气像是在宣判她的罪。 空气里弥漫着压抑和尴尬,侄子们尴尬地扒着碗里的饭,小玲的女儿望着爸爸,眼神里满是疑惑和害怕。厨房和餐桌的距离不过几步,可小玲觉得自己和张强之间隔着的是一条无法跨越的河。 她想解释,可她知道,再多的解释也换不来理解。鸡蛋只是借口,真正让张强不满的,是那两个无辜的孩子——她的亲人。可是,他不愿意直说,只用一次次的冷嘲热讽,把矛盾推到她面前。 锅里的水渐渐沸腾,发出“咕嘟咕嘟”的声响,像是她胸腔里翻涌的委屈。每一个气泡,都在提醒她,这段婚姻,早已不只是鸡蛋的问题。 终于,小玲的忍耐在那一刻彻底崩塌。她端着煮好的鸡蛋走出厨房,看到张强依旧皱着眉头、阴阳怪气地说:“你脾气就是这样,一点小事就不行,情绪不稳定。” “够了!”小玲猛地将鸡蛋砸回桌上,声音在狭小的餐厅里炸开。她的眼泪一瞬间涌了出来,手一抖,掀翻了桌子——热汤、碗筷、菜肴滚落一地。 “别吃了!”她嘶吼着,像是在喊给张强听,也像是在喊给自己听。 侄子们吓得站了起来,女儿哭着抓住她的衣角。可张强只是冷冷地看着,嘴角还挂着一丝不屑的笑:“你看看你,发什么疯?” 这句轻飘飘的话,比任何责骂都让小玲心如刀绞。她感觉自己这三年来的所有忍耐、迁就和付出,都被这一笑碾得粉碎。 那一刻,她忽然明白,这段婚姻里,不会有理解与温柔的奇迹降临。握着女儿的手,她转身回房收拾行李,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离开这里,立刻。 几小时后,小玲带着两个侄子和女儿,踏上了回广东的火车。窗外的夜色一片漆黑,只有列车的轰鸣声在耳边回荡。她看着怀里熟睡的孩子,心里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坚定。 到家后,她在朋友圈写下:“先让自己安静下来,再做决定。”可她心里很清楚,这段婚姻已经走到了尽头。没有婚纱、没有仪式、没有温柔——她不想再用一辈子去赌一个男人会改变。 她开始打听离婚手续,计划要回女儿的抚养权。朋友劝她再想想,她只是微笑:“女人要先爱自己,生活才会对你温柔。” 夜深人静时,她轻声对自己说——以后,不再为谁委屈自己。
这才是凉山彝族的真实生活!四川凉山,男子一家六口去山上挖土豆,中午挖累了,地上铺
【6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