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最近栽的跟头,不大,却真疼——把自家的枭龙战机技术教给了土耳其,想着拉兄弟一块干,结果人家学了手艺,转身就抢走了印尼那笔原本稳到不能再稳的大单,千亿级订单,飞了。换来的只有一个冷冰冰的事实:防务合作,不是交朋友,是喂狼养虎。 巴基斯坦在卡姆拉工厂攒了 150 多架枭龙的生产经验,年产能突破 20 架。这战机单价 2500 万美元,性价比高,还在实战中击落过印度的苏 - 30,按理说该是东南亚市场的香饽饽。 可巴基斯坦只管卖飞机,配套的维护、升级、培训一概跟不上。缅甸买了 16 架就再没续单,尼日利亚只买了 3 架,连零件都要等半年。就在这时,土耳其找上门来。 土耳其当时正搞 KAAN 五代机项目,可他们连四代机都没独立造过,全靠组装美国 F-16。巴基斯坦手里的枭龙生产线经验,成了土耳其的救命稻草。 双方一拍即合,签了深度合作协议:土耳其出钱,巴基斯坦出技术,在卡姆拉工厂边上建联合生产线。巴方工程师手把手教土耳其人组装测试,连枭龙的零件供应链都开放共享。 这一教不要紧,土耳其学得太快了。KAAN 原型机 2023 年才下线,2024 年 2 月首飞,按常规至少需要 7-8 年才能量产。 但有了巴基斯坦的技术输血,土耳其直接放话:2028 年就能交货!更绝的是,土耳其打包卖技术转让、本土生产和长期培训,这就不是单纯卖飞机了,是卖整个生态。 印尼本来是枭龙的准客户,2024 年,印尼空军因发动机故障连摔 3 架飞机,急需更新机队。他们专门派人去巴基斯坦考察生产线,连价格都谈得差不多了。 枭龙 Block3 型带相控阵雷达和超视距导弹,只要 6000 万美元,性价比碾压法国阵风(单价 2 亿美元)。 可土耳其的方案更诱人:印尼本土建零件厂,未来还能联合出口第三国。印尼空军司令一句话点破关键:“我们要的不只是飞机,是整个航空产业的入场券。” 这还不算完,土耳其还搬出 “伊斯兰兄弟抱团” 的情怀牌,外加本地化组装、联合出口分成的诱惑。沙特据说也预订了 100 架 KAAN,埃及也感兴趣。 巴基斯坦的枭龙出口本来就磕磕绊绊,缅甸 16 架、尼日利亚 3 架,阿塞拜疆 40 架价值 4.6 亿美元,这些加起来没印尼一单大。 为啥巴基斯坦会同意分享技术?他们经济压力大,美国制裁、军费紧,想找伙伴分担成本。土耳其有北约背景,自研能力也不弱,中东市场有门路,看起来是好搭档。 但问题出在控制上,巴基斯坦对技术扩散管得松,给了土耳其经验转移的机会。KAAN 项目本来进度慢,土耳其工业基础一般,但吸取枭龙的制造模式后,加速了。 更让巴基斯坦心寒的是,土耳其 KAAN 用的发动机还是美国货(F110-GE-129)—— 当初土耳其 T129 直升机就因美国断供发动机导致订单黄摊,如今历史可能重演。 可印尼不管这些,他们要的是 “五代机” 的名头,提升地区影响力。 这场风波暴露了巴基斯坦在军贸外交中的天真。防务合作不是交朋友,是喂狼养虎。土耳其借力打力,从军工小白变身全球第四大五代机出口国。 而百亿订单易主的教训赤裸裸写着:现代军售早就不只是卖飞机,而是卖产业链、卖战略同盟、卖未来十年的地区话语权。 巴基斯坦现在手里只剩下三条路:一是彻底投靠中国,让中方统管销售,自己放弃自主权;二是咬牙升级枭龙 Block4,但时间和钱都不够;三是去非洲、南美抢小单,但这些地方政局动荡,订单还不够塞牙缝。 未来的路怎么走,就看巴基斯坦自己的选择了。是继续在军贸外交中天真下去,还是吃一堑长一智,这道选择题的答案,或许很快就会揭晓。毕竟,在国际舞台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巴基斯坦最近栽的跟头,不大,却真疼——把自家的枭龙战机技术教给了土耳其,想着拉兄
非常盘点中
2025-08-10 01:36:58
0
阅读:101
二宝
落后战机给就给了,不要什么都通吃,不然没有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