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项立刚发文称,最近有个美国人死了,一众中国人哀嚎。中国也有很多学者去世,很少看到这种情况。每次什么台湾的、美国的这些人去世,他就看到大陆不少人痛苦不已,比死了自己亲爹还难受。 事情说到这,很多人心里肯定会冒出一个疑问:为什么会有人对外国人的去世反应这么大?项立刚给出的理由挺直接,他觉得这是因为有些人对“家国情怀”的理解出了问题。 在他眼里,家国情怀不是感动一下、发几句漂亮话,而是你得真正把这个国家放在心上,把它的利益当成自己的事,还得愿意付出。 他说,真正的家国情怀,是你愿意为这个国家做事,无论是在大是大非的关头,还是在日常生活的点滴里,都在想着怎么帮国家往前走。 所以,按照这个逻辑,一个美国人,他是对美国宣誓效忠的,他的责任和利益都是围着美国转,那自然就不会有中国意义上的家国情怀。 可问题是,很多人对外国人的哀悼,原因可能根本不是“认同他的国家立场”,而是他确实在某个领域为人类做出了贡献。比如有人可能记得他推动了科学进步,有人看重他促进了文化交流,或者做了不少公益。 这些成就跨越了国籍界限,给世界上很多人带来了好处。所以有些中国人会表示尊重和怀念,也是很正常的事。 在中国人的日常语境里,“家国情怀”这个词一直被提起得很频繁。它说的是对国家和人民的感情、认同和责任感。 很多普通人可能没办法做轰轰烈烈的大事,但只要能把工作做得踏实、遵守规则、照顾好家庭,就是对国家的一种支持。这种情怀不一定非得表现在公开场合,有时反而存在于特别细小的生活习惯中。 项立刚的说法之所以惹争议,还在于他用了比较重的话,像“比死亲爹还难受”这种形容,听起来就很刺耳。 一个人的情绪反应,是和他的背景、经历、价值观挂钩的,用这种极端说法去形容别人,很容易让话题失去冷静的讨论空间,也可能把问题带偏。 其实我们处在一个全球交流越来越频繁的时代,很多国际人物的努力,是跨越国界去造福更多人的。科学家、艺术家、和平活动人士……他们的工作可能让各国的人都从中受益。 对这样的人表达怀念,本质上是对其贡献的认可,不等于就忘了自己国家的立场。这两者完全是可以并存的。 网络上,也有人对这位美国人的个人理念提出质疑,说他并不是真正的爱国者,只是比较自我,只在乎个人尊严和利益。 这种声音提醒了另一个重点——家国情怀不是口头上的表态,而是要落到现实的行动里。而且,国家强盛了,老百姓的日子自然会更安心、更稳定,这两个是一体的。 所以,这事的背后,其实是关于立场、感情和认同边界的讨论。人和人之间会有差别,有人看重民族立场,有人看重个人贡献,这没什么奇怪的。 重要的是讨论问题的方式,要避免非黑即白,不要动不动就上标签。家国情怀依然重要,但尊重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人,也是我们和世界打交道的一部分。 你觉得呢?对一个外国人的去世表达哀悼,这到底是情感上的自然流露,还是价值观上的混乱?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治不了美国,还治不了你[笑着哭]
【47评论】【43点赞】
iscking
垃圾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