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可怕了。”6月郑州,一男子在上厕所时,突然感觉肛门剧痛,还出了血。岂料,回头看时,竟然有一段肠子从肛门里掉了出来,而且长达整整13公分,最后,肛肠科医生的一句话让不知原因的男子瞬间清醒。网友:太牛了,蹲两个小时怎么做到的? 那天男子像往常一样拿着手机走进卫生间,本打算速战速决,却被短视频平台推荐的视频吸引,两个小时后,当他准备起身时,肛门突然传来撕裂般的剧痛,鲜血顺着大腿内侧滴落。 回头一看,马桶里漂浮着一段紫红色的肠管,像条扭曲的蚯蚓般蠕动着,他颤抖着拨打120时,手机屏幕还停留在最后一条刷到的美食探店视频上。 郑州市中心医院肛肠外科侯超峰主任接诊时,眼前的场景触目惊心:男子的直肠全层脱出肛门外,黏膜表面布满渗血点,括约肌因过度松弛几乎失去收缩能力。“这是典型的三度脱肛,属于最严重的类型。” 侯主任一边为男子进行紧急复位,一边解释,“如果再晚来半小时,肠管可能因缺血坏死而不得不切除。” 在后续的诊疗中,医生揭开了这场危机的真正元凶。 原来男子有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每天早晚两次蹲厕,每次都要刷完至少30条视频才肯罢休,最长的一次,他在马桶上整整蹲了2小时15分钟,直到双腿麻木。 这种长期的“厕所马拉松”,让直肠黏膜在持续腹压下逐渐失去支撑力,最终像被扯松的弹簧般脱出体外。这场罕见的病例迅速引发全网热议: 有网友调侃:“这是练了失传已久的‘马桶坐功’吧?蹲坑时间长真的会导致肠子掉出来吗?” 还有网友分享自己的经历:“我也经常蹲半小时,现在吓得不敢带手机进厕所了。” 甚至有医学博主制作科普动画,用“气球被吹爆”的比喻解释直肠脱垂的原理。 事件背后,是现代生活方式与人体生理结构的问题,郑州人民医院肛肠科张胜威主任指出,正常排便时腹压升高是生理现象,但长时间保持蹲姿会使腹压持续处于峰值状态。 研究显示,蹲厕超过3分钟,直肠静脉压力就会升高2-3倍,10分钟后肛门括约肌敏感度下降30%。这就像持续充气的气球,最终必然导致“爆胎”。 这场惊心动魄的“肠脱出”事件,为现代人敲响了一记警钟,提醒我们:一定要将蹲厕时间控制在5-10分钟,设置手机闹钟提醒,避免被碎片化信息绑架。肛门坠胀、排便不尽感往往是直肠脱垂的早期征兆,及时就医能避免病情恶化。 还有,一定要多吃膳食纤维、定期做提肛运动、避免久坐,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能有效增强盆底肌力量。 正如侯超峰主任在术后查房时对男子说的:“你的手机里存着2000张照片,但健康只有一张‘底片’。” 这句话让男子瞬间清醒,也让无数网友陷入沉思。在这个“万物皆可短视频”的时代,我们是否该重新审视人与工具的关系?当手指在屏幕上滑动时,身体正在承受怎样的代价? 那么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信源:-06/20/content_1304063872.htm
“太可怕了。”6月郑州,一男子在上厕所时,突然感觉肛门剧痛,还出了血。岂料,回头
小张主张
2025-08-14 18:20:5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