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9月10日报道:“美国无人机制造商正急切地等待大疆的退出,他们表示,这将

天天纪闻 2025-09-11 18:40:32

纽约时报9月10日报道:“美国无人机制造商正急切地等待大疆的退出,他们表示,这将为美国企业在这个日益重要的行业中发挥更大作用腾出空间。特朗普身边一些人将从大疆在美国市场被禁中获益。”   美国无人机制造商盼着大疆退出美国市场,这如意算盘打得确实响。但看看眼下的实际情况,他们可能要失望了。   现实是,大疆在美国商用无人机市场占着 90% 的份额,几乎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它。就拿得克萨斯州来说,州警察局登记的 966 架无人机里,有 879 架都是大疆的,剩下的非大疆无人机里还有一多半和中国企业有关联。这哪儿是说替代就能替代的?   其实这事儿的背后,是美国政府多年来明里暗里的推动。从 2017 年国防部把大疆列进制裁清单,到 2024 年众议院通过的《2025 财年国防授权法》里加进去的 "反制中国无人机法案",一套组合拳下来,理由都是 "国家安全"。   法案里说要把大疆列入限制名单,禁止它未来的产品在美国运营。但大疆自己早就解释过,他们的无人机默认不会收集飞行日志、照片这些数据,用户不主动分享,公司根本拿不到。   而且美国内政部、国土安全部这些部门都验证过大疆的数据安全性,所谓的 "安全威胁" 到底有多少实锤,连美国专家都觉得是 "危言耸听"。   说到底,这就是打着安全幌子的贸易保护主义。美国无人机制造商自己不争气,就想靠政府帮忙把竞争对手赶走。可真要让大疆退出,美国本土企业能接得住吗?   看看美国最大的无人机制造商斯凯迪奥(Skydio)的近况就知道了。这家公司最近因为电池供应链出了大问题,正焦头烂额。   他们唯一的电池供应商是东莞的一家日企子公司,被中国政府要求断供后,斯凯迪奥只能对电池搞定量配给,要到 2025 年春天才能找到新供应商。更有意思的是,他们的 CEO 还跑到台湾找支持,想解决供应链问题,可这哪是一时半会儿能搞定的?   对比之下,大疆这边还在忙着创新。最新消息说,大疆计划在 2025 年底推出新款全景无人机,机身更耐撞,拍摄功能也更强。一边是美国企业连电池都搞不定,一边是大疆不断出新品,这差距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最头疼的其实是美国各行各业的用户。农业领域受影响最大,美国 41 个州有 370 万英亩的土地在用无人机喷洒农药,这些无人机大部分都是大疆的。   消防和急救部门急得跳脚,加州消防局长协会联合好几个公共安全团体写信反对针对大疆的法案,说这会影响 90% 的公共安全无人机运营。   这事儿在美国国内早就吵翻了天。美国无人机倡导联盟强烈反对禁令,说这会让数百万用户受影响,导致成本上升、产品短缺。   连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代表都出来批评,说这种法案开创了用 "毫无根据的指控和仇外恐惧" 制定政策的先例,对经济和公共安全都没好处。毕竟现在 58% 的美国无人机运营商都在用大疆,真要一刀切禁止,很多工作都没法正常开展。   有人可能会说,美国政府不是一直想扶持本土企业吗?其实他们早就试过了。五角大楼搞过 "蓝色无人机" 计划,想让本土企业替代大疆,结果呢?美国产的无人机价格比大疆贵好几倍,零部件还得从中国进口,性能也跟不上。   就像斯凯迪奥,虽然给乌克兰送了不少无人机,最新款还通过了电子战测试,但离开了中国供应链照样玩不转。他   们的 CEO 抱怨中国 "利用供应链当武器",可转过头来还是得承认,美国无人机行业现在还离不开中国的技术和零部件。   说到底,美国无人机制造商盼大疆退出,本质上是想走捷径。自己技术跟不上、成本下不来,就寄希望于政府用行政手段把对手赶走。   可市场规律不是那么容易违背的。大疆能占住 90% 的市场份额,靠的是性价比和技术优势。   美国农民用大疆无人机是因为它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消防部门用它是因为它可靠、好用,能救命。这些实实在在的需求,不是靠政策禁令就能凭空消失的。   现在的情况是,美国政府的禁令越严,反对的声音就越大。农业、消防、警察、科研这些依赖大疆的行业,天天都在给国会施压。   他们很清楚,一旦大疆真的退出,美国本土企业根本填不上这个窟窿。斯凯迪奥就算解决了电池问题,他们的产品价格高、维修难的问题也解决不了,更别说其他小厂商了。   其实这事儿也反映出一个道理:贸易保护主义最终保护不了自己。美国当年还是无人机创新的引领者,可现在在消费级和商用市场却被大疆远远甩在后面。   与其花心思搞禁令、玩政治操弄,不如踏踏实实搞技术创新。不然就算把大疆逼走了,美国企业也未必能抓住机会,反而会让自己的行业发展受影响,让用户买单。

0 阅读:261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