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费,全国大跳水!
一场席卷全国的“物业费大跳水” 风暴正在上演,降幅之猛、范围之广,堪称行业巨震!
中物研协发布的数据,去年以来,全国超过100个小区物业费都降了,平均降价幅度20-35%,部分夸张一点的小区甚至达到了50%。
这波降价潮,重庆、青岛、武汉、银川、成都、南昌、徐州等多个城市都有发生,柳州甚至出现了“0物业费小区”,而免费条件是物业公司与小区续签合同。
目前多个城市已经出了政策说要调整收费标准,比如武汉将电梯住宅最高收费标准定在了0.9-2.3元区间。
所谓“天下苦物业费久矣”,这一轮的物业降价潮,背后有官方的推动,也有业主权利的觉醒,同时也是房地产进入存量市场后供需关系改变的必然结果。
因为物业费的暴跌,物业公司的盈利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去年,百强企业毛利润均值为3.19亿元,同比下降1.34%;净利润均值为7990.71万元,同比下降4.71%。
最近一些物业公司甚至表示承受不住,开始撂挑子不干了。
万科物业发布了退场公告,将于2025年10月31日前退出湖北鄂州华彩城小区的物业管理。
还有中海物业最近就向鄂州双创之星小区发出公告信,说要在8月31号退出项目,结束服务。
公告里写道,因为物业费被拖欠59.9万,公司实在无力继续维持垫资运营,所以决定撤离。
除这几家物业之外,最近一段时间退出的物业还有龙湖、滨江等在内的多家物业也发了退场公告。
原因都很类似,物业费谈不拢,收缴率上不去,物业、业主、业委会的矛盾激化等。
物业费的大跳水,物业公司集体撤退,说到底还是整个房地产的大周期结束导致的。
过去全国各地遍布新房,无论是自住还是投资,大家都在疯狂买房,像惠州,燕郊等地方,投资客手里十套八套房子的,这些房子目前的状态都是空置为主。
三四线城市的空置率已经超过30%了,二线超过20%,将来鬼城会越来越多。
其次随着房价暴跌,居民收入暴跌,很多人的月供已经无能为力,更别说物业费了。
而物业公司为了哄这帮人交物业,只能选择下调物业费,一直下调到承受不了之后,最终选择撤退。
这种现象未来在郊区,投资客集中的地方,以及十八线城市会表现得非常明显。
但物业费一昧的降低甚至没有物业管理,这对于小区而言并不全是好事。
相反这些小区卫生环境,小区的绿化等各方面会一天比一天差,房屋将会加速老旧。
大家以后换房要注意了,物业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物业费太贵不行,太差或没有也不行,都会影响你的居住体验和后续出手的价格。
不过神奇的是,局长留意到,一线城市新楼盘物业费竟然暴涨,目前北上广深的新房、次新房物业费基本上都要4块/平以上,3元/㎡/月以下的次新小区基本找不到了。
上海除了中外环、郊区外的市区新房项目,均价普遍是10块/平方米以上的物业费,而黄埔、静安一些新开楼盘,物业基本上都在14-16元一平。最贵的是北外滩,物业费高达36元/㎡。
深圳市中心的次新房基本在6块以上,就连光明坪山次新房的物业费,都已经奔5块钱去了,100m²物业费高达500元。
广州的新房物业费在一线中算便宜了,每平方3元或者4元起,但广州的开发方另辟蹊径,提高停车费的费用。
广州多个次新小区停车费月保已经涨至1000-1200元/月,甚至不允许业主办理月保,按照临停每天40一天的价格收费。
一线城市的空置率是最低的,大家都有实际居住需求,而且一线中产收入高,只能认栽,交高昂的物业费停车费。
物业公司为了生存,也只能提高一线的物业费用来填补三四线物业亏空的这个窟窿,
说白了,就是谁手里有钱,就宰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