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4日下午3点52分,武汉同济医院重症监护室里,心电监护仪发出长鸣。

炎左吖吖 2025-08-21 12:40:00

2025年8月4日下午3点52分,武汉同济医院重症监护室里,心电监护仪发出长鸣。28岁的消防员邓勇闭上了眼睛,这个刚从火场里背出三个人的小伙子,再也没能回家吃妈妈做的晚饭。 随着心电监护仪上的曲线变成一条直线后,28岁的消防员邓勇,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这位数小时前还在60℃高温火场中三进三出、背出三条生命的年轻战士,最终没能扛过热射病与多器官衰竭的致命打击。 邓勇的生命轨迹,原本与千万普通青年无异。 他出生在宜昌宜都潘家湾一个普通的土家族农家,父母守着几亩柑橘园和茶园,哥哥在城里做装修工。 2019年,他从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毕业。 毕业季时,周围的同学们都在物流行业工作,而他却决定参军入伍。 在武警云南总队服役的两年里,他淬炼了筋骨,磨砺了意志,因表现优异荣获“优秀士兵”嘉奖。 退伍后,他考取了健身教练资格证,在硚口区一家健身房工作三年。 然而,安稳的生活并未磨灭他内心深处对“守护”的渴望。 2024年9月,邓勇决定转行。 他决定穿上那身橙红色消防战斗服,成为硚口区消防救援大队常码头政府专职小型消防站的一员。 为了攻克400米负重科目,他每天扛着沉重的水带反复爬楼梯。 半年磨破3双作训鞋,磨烂2套作训服。 2025年1月,凭借过硬的专业素养和刻苦精神,他被选拔为带训班长。 从分不清灭火器型号的“门外汉”,到能精准预判火场风险的“灭火通”,邓勇仅用了一年时间。 命运的转折点,猝不及防地降临在2025年8月3日0时53分。 硚口区汉西三路润和花园一栋老式居民楼突发火灾。 电线老化引燃了杂物,燃烧的聚氨酯泡沫材料释放出浓烟和致命毒气。 此时,楼道内温度瞬间飙升至60℃以上。 邓勇所在的消防站接到警情,三分钟内抵达现场。 首批进入火场的消防员,在极端高温和浓烟的双重夹击下,很快出现头晕、呕吐等严重不适,被迫撤出。 火场内,还有被困群众的呼救声传来。 此时,能见度不足半米,每一次呼吸都灼烧着肺部。 “我去换他们!” 邓勇的声音斩钉截铁。 此刻,他已在现场连续搬运器材、铺设水带近一小时,6.4公斤重的战斗服早已被汗水浸透,紧紧贴在身上,背上10公斤的空气呼吸器电量也即将耗尽。 他没有丝毫犹豫,迅速检查装备,一头扎进了那片火海。 队友杨泽宗后来回忆,邓勇冲进去时,头盔面罩瞬间被雾气笼罩,只能看到他模糊的身影。 进入后,他用腰斧奋力砍破窗户排烟,水枪扫过之处,火星四溅。 第一次进入,他凭借对建筑结构的熟悉和过人的胆识,在五楼阳台找到了被困的李奶奶。 他背起老人,艰难下行。 途中,他还不忘安慰惊恐的老人:“老太太抓紧我,马上就安全了!” 将老人安全送出后,他来不及喘息,得知七楼还有一名被困的小男孩,再次转身冲入火海。 第二次,他找到了躲在角落的男孩,用身体为孩子挡住气流和掉落的火星,将他成功救出。 孩子的母亲惊魂未定,只记得在火势最猛、浓烟最呛的时刻,是消防员们救出了自己的孩子。 当得知可能还有人员被困时,邓勇第三次做出了选择。 这一次,在冲入火场前,他将自己备用的空气呼吸器气瓶,挂在了楼梯扶手上。 班长张某事后含泪解读:“他一定是想着,万一还有被困者,这个气瓶能给他们多一线生机。” 然而,人体承受力终究有其极限。 在近60分钟地狱般的高强度搜救后,邓勇的身体机能被彻底透支。 长时间极端高温的炙烤,引发了致命的热射病,多脏器严重损伤。 当队友们在五楼转角处发现他时,他已倒下,战斗服的袖口和裤腿被烧出破洞,头盔滚落一旁。 当他紧急送往同济医院抢救时,他的核心体温高达41.8℃,体表烧伤面积达85%。 医生动用了最先进的降温设备和抢救手段,与死神展开了30多个小时的拉锯战。 从宜都老家连夜赶来的父母,守在ICU门外,老泪纵横。 然而,奇迹没有发生。 8月4日15时52分,宣告了这位年轻消防员生命的终结。 入职消防不到一年,他已参与大小救援360余次,成功营救30余人。 他的微信签名“助民于危难,救民于水火”,成为他用生命践行的最后誓言。 8月6日的追悼会上,武汉消防支队的战友们列队肃立。 他服务过的社区居民自发前来,手捧白菊。 被他最后救出的孩子家长哽咽着说:“要不是他,我们一家三口都出不来。” 社交媒体上,无数网友点亮蜡烛,留言悼念:“28岁太年轻,愿天堂没有火灾!” 邓勇的牺牲,映照出消防员这个群体的日常。 在35度高温下,穿着密不透风的战斗服,背负沉重装备,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追逐。 他们并非钢筋铁骨,也会累,会怕热,会想家,但警铃响起时,他们选择的永远是义无反顾的逆行。 岁月静好的背后,是无数像邓勇这样的年轻人,用青春、汗水乃至生命,筑起的安全屏障。 主要信源:(武汉消防支队官方通报)

0 阅读:47

猜你喜欢

炎左吖吖

炎左吖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