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赞]“超美国4倍”,中国还是太低调了,联合国前不久发布了一份报告,中国工业产值2030年预计将占比全球45%,是美国4倍以上! (信源:中华网——联合国预测:2030年中国工业产值占全球45%,是美国4倍还要多 中国工业化进程迅猛发展) 工业化,这个诞生于 18 世纪的人类文明加速器,在短短两百年间彻底重构了世界格局。一个国家的工业体系完整性,不仅决定其经济命脉,更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筹码。 联合国《工业化的未来》报告与埃隆・马斯克的盛赞,共同指向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全球制造业重心正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向亚太转移,而中国工业的崛起,正是这一进程的核心驱动力。 2000 年,中国工业产出仅占全球 6%,彼时高收入国家掌控着 75% 的工业产值,中国尚是工业基础薄弱的追赶者。但 23 年后的 2023 年,这一格局已彻底改写 —— 中国制造业规模跃居全球第一,占比达 35%,是美国的近三倍。 这一跨越的背后,是无数产业从无到有、由弱至强的跃迁:不论是新中国刚成立时中国连一辆汽车也造不出来,还是当2018年我国却将解放汽车进行更新换代,而这预示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 如今,中国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全部 41 个工业大类,在全球 500 种主要工业产品中,220 多种产量居世界第一,这种 “全、多、大” 的三重优势,让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具备完整产业链的国家。 2023 年,中国的造船业务更是达到惊人的数量,占据全球的一半以上。工业机器人产量 43 万套居全球首位,钢铁、汽车等基础工业领域更占据绝对主导 —— 全球钢产量超 50% 来自中国,汽车年产量 3016 万辆,是美国的近三倍。 在全球工业化浪潮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型的当下,中国正展现出引领性优势。当前工业化呈现两大核心趋势:绿色能源转型与数字智能化发展,而中国在这两个领域均已建立压倒性地位。 新能源汽车、光伏组件、动力电池等“新三样”出口突破万亿,占全球市场超三分之二,可满足全球需求;在数字智能化领域,中国是全球高科技产品第一大出口国,出口额占全球23.8%,从电脑、无人机到智能驾驶汽车和工业机器人,相关产出规模或增速居全球第一。 马斯克曾指出,中国的发电量曾是美国的两倍,这种能源支撑力与工业产能的高度匹配,印证了中国工业实力的真实性。 与中国工业的强劲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工业的持续萎缩。美国这个曾经占据全球工业产值一般的国家现如今早已缩水,其 “再工业化” 战略正遭遇多重结构性困境。 技能人才断层突出,美国工厂在焊接、铸造、装配等基础工种普遍缺人,技工学校停开相关培训课程。 设备老化与资金紧张困扰传统制造业,国防工业尤其是造船业深陷困境,人才流失、市场份额丧失致其依赖外国供应商,数以万计零件厂倒闭,两万多工人失业,政府海军扩建计划无果。 更关键的是,保护主义政策削弱了产业活力 —— 美国对中国企业的制裁与关税壁垒,虽试图 “护住” 本土工业,却也使其失去了竞争拼劲,陷入发展停滞。巴基斯坦媒体曾指出,这正是美国工业走下坡路的关键原因。 这种此消彼长的态势,甚至影响到政治层面:曾一手挑起贸易战的特朗普,2024 年 12 月公开表示 “中美联手将解决世界上所有难题”,这种态度转变的背后,正是中国工业能力提升带来的战略底气。 中国工业崛起正深刻重塑全球格局。联合国预测,到2030年中国工业产值将占全球45%,是美国四倍,届时全球每两件工业产品就有一件来自中国。 这种规模效应不仅带来经济优势,更体现在战略主动权上。在AI与工业融合新赛道,中国已占先机,中国在相关产业早就已经开始更新换代。 从鞍山钢铁第一根无缝钢管到长征火箭太空探索,从大连造船厂万吨货轮到上海临港智能工厂,中国用七十年走完西方两百年工业化历程。 在这场全球工业重心东移的进程中,中国工业体系的完整性、创新韧性与战略定力,正在为世界提供一种新的发展范式。未来的国际秩序,或将在这场工业文明的碰撞中,书写出全新的篇章。
[中国赞]“超美国4倍”,中国还是太低调了,联合国前不久发布了一份报告,中国工业
韫晓生
2025-08-21 18:24:50
0
阅读: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