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纵股市,随意暗杀美国公民,掌握“死亡名单”的希拉里,美国为何没能拿她怎么样呢?

新翰看世界 2025-08-22 20:38:09

操纵股市,随意暗杀美国公民,掌握“死亡名单”的希拉里,美国为何没能拿她怎么样呢? 提到美国政治,希拉里的 “邮件门” 事件堪称典型。2009-2013年她任国务卿期间,弃用政府邮箱,选用私人邮箱及家中私人服务器处理公务邮件,其中不乏绝密文件。此行为在2015年被《纽约时报》曝光,瞬间引发轩然大波,国会、国务院、联邦调查局纷纷介入调查。 随着调查深入,“邮件门” 远不止违规使用私人邮箱这么简单。2016年大选年,事件两度升级。第一次升级揭露了希拉里团队操控媒体、导演游行、卖官鬻爵的行径;第二次升级更是曝出党内斗争、权钱交易等丑陋内幕。这些行为严重冲击了美国标榜的民主选举。为了竞选成功,希拉里团队无所不用其极,民主公平在他们眼中成了可以随意践踏的规则。 从 “邮件门” 中,我们能深刻洞察美国体制存在的诸多弊端。美国政治向来被金钱深度捆绑。选举期间,候选人需大量资金用于宣传、拉票等活动,这就导致他们不得不依赖财团、富商的捐款。希拉里团队在竞选时,根据捐款数额确定会场座位等级,甚至许以官职,这无疑是权钱交易的铁证。财团捐款并非出于慈善,而是期望候选人当选后制定对自己有利的政策,如此一来,普通民众的利益便被抛诸脑后,政治沦为有钱人的游戏。 同时,美国的媒体本应秉持客观公正,充当民众的 “耳目”,监督政府。但在 “邮件门” 事件里,部分主流媒体却与希拉里团队私下交易,操纵谷歌搜索数据为其助选,完全丧失了媒体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媒体成为政治势力的宣传工具,民众难以获取真实信息,舆论被操控,民主根基被动摇。 另外,美国政治竞选过程中,候选人将大量精力用于抹黑对手、互相攻击,真正关乎国计民生的政策讨论却被搁置一旁。像特朗普与希拉里竞选时,双方阵营都把大量资源投入到挖掘对方黑料、制造丑闻上,选民的关注点被带偏,难以对候选人的执政理念、政策规划进行理性判断。 从希拉里 “邮件门” 这一典型事件足以看出,美国体制看似完美,实则漏洞百出。金钱政治、媒体操控、竞选变味等问题,让美国标榜的民主自由大打折扣。当政治沦为利益集团的工具,当民众被虚假信息蒙蔽,美国体制的未来又在何方呢?

0 阅读:123
新翰看世界

新翰看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