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山东招远金矿自从被日本人占领之后,就一直弥漫着硝烟与压迫的气息,日军不

每日一段大国崛起 2025-08-24 22:36:06

抗战时期的山东招远金矿自从被日本人占领之后,就一直弥漫着硝烟与压迫的气息,日军不仅奴役原来矿里的工人,还从周围的村庄里强征大批农民,掠夺式地开采当地的金矿。 根据一位从抗战时期直至1980年代在中国生活了40年的工程师山本市朗所著回忆录《一个日本人眼里的新旧中国》所述,一个驻扎在金矿的日军退伍军人经常仗着特殊身份横行无忌。 矿洞里回荡着他对中国工人的拳脚声,周边村庄的酒馆里常现他调戏妇女的丑态。这种暴行持续半年后,忍无可忍的村民将情况汇报给了八路军在当地的公安人员。 令人意外的是,这支不直接参与作战的治安部队,即将上演一场比子弹更有威力的“攻心战”。 某个赶集日的清晨,此人独自走在黄土飞扬的乡道上,突然被三名便衣公安人员制伏。没有枪响,没有搏斗,这个日本人如同人间蒸发般消失了。 日军四处张贴寻人启事却杳无音讯,所有人都认定他已被秘密处决。然而两个半月后的黄昏,衣衫齐整的此人竟蹒跚着回到矿区,更令人震惊的是他眼中的暴戾已被平和取代。 在根据地的山洞里,这位曾经的施暴者经历了人生中最特别的80天。八路军为他单独配备的指导员,每日用生硬的日语讲解《论持久战》,带他参与农民春耕,甚至让他亲眼目睹日军扫荡后的惨状。 起初此人以绝食对抗,直到某天夜里,他看见八路军把仅有的半块窝头塞给自己。 这种颠覆认知的震撼,让此人归矿后竟公开称赞八路军的宽大政策。矿山的日军头目听着部下转述“敌人比帝国军人更像个人”的言论,脸色铁青。 领事馆警察的审讯室里,此人反复强调:“他们没逼我认罪,是我自己明白了作恶的可耻。”两周后,这个“思想污染者”被紧急遣返本土。 这场心理战的精髓在于后续发展:另外四名劣迹斑斑的日本职员相继“失踪”——归来的循环中,八路军精准践行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被改造者归矿后形成的舆论漩涡,迫使日方将五人全部召回国内。 没有消耗一枪一弹,八路军公安人员仅用思想教育就瓦解了比矿石更坚硬的军国主义顽石。那些被送回日本的“活教材”,或许正是最早了解到日本侵略战争必然失败的清醒者。

0 阅读:20
每日一段大国崛起

每日一段大国崛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