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已经察觉,中国正发生着三大“反常”现象,而每一个现象背后,都预示着中国年轻人从内心发生的变化! 这些年,日媒注意到中国汽车市场变天了,日系品牌销量集体下滑。拿2024年数据来说,丰田卖了177.6万辆,同比降6.9%;本田85万辆,降30.9%;日产69万辆,降12.2%。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14.4%掉到11.2%。进入2025年,这趋势没停,1月丰田销量13.65万辆,降13.9%;2月日产31,508辆,降24.66%;5月日产57,998辆,降9.7%。本田和日产上半年销量也跌超20%。 为啥这样?中国年轻人开始偏向国产新能源车,比亚迪2024年卖381.7万辆,增41%;奇瑞260万辆,增38%。他们看重科技和环保,电动车续航长、加速快,补贴后价格实惠。日系车燃油成本高,维修贵,在价格战中落了下风。日媒分析,这反映年轻人从盲目追外牌,转向支持本土创新,推动经济自立。社交平台上,他们分享国产车智能导航和语音控制,评论区全是赞本土产品的声音。这种转变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心态上更自信了。 另一个现象,日元贬值本该让中国游客开心消费,但很多人去日本后却觉得不值。2024年,日本接待外国游客3687万人次,中国游客大幅增长,人均消费22.7万日元,总消费额破8万亿日元,增53.4%。日元跌到34年低点,1美元兑157日元,人民币兑日元也创31年新高。但物价涨了,拉面从2019年的585日元涨到2024年的665日元,酒店比疫情前贵55%。2025年,超过8成日本企业计划加价,旅游开支更高。 中国游客第一季度人均花29.3万日元,住宿12天,但对吃饭、交通、住宿贵吐槽多。日媒报道,游客发现落地后成本高,商家针对外国人加价,体验差。回国后,他们在网上发帖,说日本不划算,转去东南亚。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预订量升,日本热度虽高,但富裕层减少。这事儿显示中国年轻人不再一味追低价购物,而是算总账,看性价比。日元贬值甜头没尝到多少,反倒暴露物价问题,让他们更理性消费,支持本土旅游。 第三现象,日资在中国投资越来越多,但年轻人开始质疑目的。近年来,日企布局中药和预制菜领域,收购案引发讨论。比如中药企业被投资时,有人担心技术外流。预制菜市场,日资入股让部分人不满,觉得瞄准份额。拿茅台历史说,1951年政府收购三家烧房组建酒厂,产量从40吨增到现在。季克良时代,注重自主工艺,避免外资染指。日资曾尝试进入酒业,但本土企业坚守。 2024-2025年,日资扩大投资,但审查更严,日本政府改法规,要求申报1%以上股份。中国稳外资政策支持深耕企业,但年轻人呼吁保护民族品牌。在论坛,他们发帖提醒注意本土配方安全,选择本土产品。这反映他们从内心警惕外资意图,不再盲目欢迎投资,而是推动本土企业竞争力。日媒关注这点,因为它预示年轻人精神风貌变化,从物质追求转向行动支持经济发展。 这些现象没停,继续发酵。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占比46.8%,纯电动32%,日系市占率11.2%。本土品牌如比亚迪、奇瑞销量强劲,推动产业扩张。旅游上,中国游客转向东南亚,赴泰人数虽降34%,但新加坡、马来西亚升。日本虽热门,但对物价敏感减少。日资投资面临严格审核,洽谈中药合作文件延长。本土企业如茅台产量稳,年轻人优先选本土酒。
日媒已经察觉,中国正发生着三大“反常”现象,而每一个现象背后,都预示着中国年轻人
裂谷长河娱乐
2025-08-28 15:24:43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