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2年,46岁的方孝孺被朱棣下令诛灭十族。行刑那天,873人在方孝孺面前一一

文山聊武器 2025-08-29 18:36:04

1402年,46岁的方孝孺被朱棣下令诛灭十族。行刑那天,873人在方孝孺面前一一被杀掉,行刑一直持续了7天才停止,场面可谓是惨烈至极。 方孝孺这人,出生在1357年的浙江宁海一个书香门第,从小就聪明得不行,乡亲们管他叫“小韩子”,因为他像韩愈那样早慧。他长大后拜大儒宋濂为师,学业在同辈里拔尖,先辈如胡翰和苏伯衡都自叹不如。他不光埋头读书,还总想着怎么明王道、致太平。洪武十五年,地方官举荐他进京见朱元璋,君臣聊政事,方孝孺直言朝中弊端,比如官员贪腐和赋税问题。朱元璋欣赏他的才,但政见不合,没给他高位,就让他去陕西汉中府当教授。他在那儿教书育人,每天监督学生诵读儒家经典,强调忠义原则。后来调到蜀地,给献王朱椿的儿子讲学,朱椿给他书斋题名“正学”,从此他被称“正学先生”。这些经历让他积累了声望,也养成刚直性格。 洪武三十一年,朱允炆登基建文帝,方孝孺被召回南京,先当翰林侍讲,不久升到翰林学士。他帮着编修朱元璋实录,逐字校对历史资料,深受皇帝信任。建文帝要削藩,方孝孺全力支持,觉得这是稳固中央的必要举措。他起草讨伐燕王朱棣的诏书和檄文,措辞严厉,把朱棣说成叛逆,还建议分兵进攻北平,试图离间朱棣和儿子朱高炽的关系,比如写信许诺朱高炽封王,换他献城。这些招数虽没全奏效,但让朱棣记恨在心。方孝孺的举动,本质上是忠于建文帝,但也加剧了叔侄间的冲突,导致靖难之役越打越烈。 靖难之役打到建文四年,燕军渡江,南京守不住了。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急着登基稳局面。他知道方孝孺在读书人中威望高,就派人召他进宫,要他写登基诏书。方孝孺披麻戴孝上殿,痛哭不止,质问朱棣为何不找建文帝子嗣继承。他抓起笔就扔掉,明确拒绝起草诏书。朱棣气急败坏,威胁要灭他九族,方孝孺回说灭十族也无所谓。这话一出,朱棣下令抓捕方孝孺所有亲属、门生和朋友,把他们算作第十族。历史记载显示,这事虽有争议,但株连确实广,涉及直系亲属、外戚、远亲、学生和友人,总人数达873人。 行刑在南京聚宝门外进行,从那天起持续七天。每天都有批人被押上刑场,一一处决,方孝孺被迫目睹全程。第一天杀直系亲属,包括妻子郑氏和两个儿子,他们已被逼自尽,尸体拖到现场。第二天使弟弟方孝友等人上场,方孝友赋诗赴死。第三天转到外戚和远亲,妇孺中不少人牵连。第四天是门生,他们多是方孝孺教导多年的弟子,有人默然就戮。第五天杀朋友,这些平日论道的人悉数株连。第六天继续更多连坐者,包括仆役和旧识。第七天处决最后一批,总计873人。这场杀戮震动朝野,朱棣以此立威,但也留下历史争议,因为《明史》没明确写“十族”,而是记为夷族,野史才传成灭十族。 朱棣的恨不是一天积的,早从靖难开始。建文元年,朱棣起兵,方孝孺帮建文帝写伐燕檄文,把朱棣骂得体无完肤,说他头顶生疮脚底流脓。这檄文传到朱棣手上,他差点气死。朱棣身边的道衍和尚记在心里,后来还劝朱棣饶方孝孺一命,说杀他会绝天下读书种子。但朱棣没听。建文三年,朱棣在济南遇阻,绕道南下时,收到三儿子朱高燧来信,说大儿子朱高炽有意献北京城给朝廷。朱高炽二哥朱高煦也添油加醋。朱棣起疑,正要派人抓朱高炽,朱高炽使者到了,还带了朝廷原封书信。朱棣一看,又是方孝孺写的,许诺朱高炽封燕王,世袭罔替。这招差点让朱棣家破人亡,虽朱高炽聪明地把信原封送来,但朱棣对方孝孺的恨更深一层。 方孝孺不写诏书,只是导火索,朱棣早对他积怨。朱棣得位不正,需要方孝孺这样的名士背书稳人心。但方孝孺骨气硬,坚持忠于建文帝,这在朱棣眼里就是不识抬举。加上之前檄文和离间计,朱棣一怒之下灭族。历史学家争论,这“十族”可能是后人夸大,因为明初官方文献如《明实录》只记夷族,没提十族。最早说诛十族的出自明中叶野史,如《野记》和《姜氏秘史》,清朝修明史时也没采信。但株连人数实打实有873人,涉及方孝孺宗族、亲友、学生,影响深远。这事反映明初权力斗争残酷,朱棣为巩固皇位,不惜大开杀戒。 行刑后,方孝孺被腰斩处死,时年46岁。他留下绝命词,表达忠义。尸体扔野外,后由门生廖镛和廖铭偷偷收殓埋葬,两人不久也被杀。朱棣登基改元永乐,继续推行建文部分政策,如调整赋税和兴修水利,但对建文旧臣清洗彻底,齐泰、黄子澄等被杀,家族株连。朱棣下令焚烧建文朝档案,禁方孝孺著作,藏书者死罪。这导致方孝孺文集散佚,后世靠民间流传保存。他的忠义形象影响后世儒生,被尊为明初大儒。 永乐后,朱棣多次北征蒙古,巩固边疆,但建文遗臣家属多戍边或为奴。仁宗朱高炽即位,赦免部分家属,方孝孺堂兄方孝复获释。万历十三年,释放因方孝孺连坐的后裔1300多人,他们多南逃隐居。方孝孺家族主体灭绝,但据传幼子方德宗幸存,改名换姓繁衍。朱棣晚年死于北征途中,葬长陵。他的统治虽有成就,如郑和下西洋,但诛杀方孝孺一事留下污点,后世多视朱棣为篡位者,方孝孺为忠臣典范。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文山聊武器

文山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