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将鱼俱罗,得知爱徒宇文成都被李元霸杀死的后,仰天而泣:“成都我徒——你死得好惨

冷香侵梦幽 2025-08-30 00:19:46

老将鱼俱罗,得知爱徒宇文成都被李元霸杀死的后,仰天而泣:“成都我徒——你死得好惨啊!为师这就下山,定让那李元霸血债血偿!” 哭喊声撞在山谷间的岩石上,碎成无数带血的回音。那年鱼俱罗已年过七旬,银须垂到胸口,本该在终南山的茅屋里煮茶看云,守着宇文成都小时候送的那把桃木剑安度晚年。可此刻他攥着剑鞘的手青筋暴起,指节泛白,连屋梁上的尘土都被他周身的怒气震得簌簌往下掉。 他还记得成都刚拜他为师的模样。那孩子才八岁,穿着锦缎小袄,却跪在雪地里不肯起来,非要学能“保护爹”的功夫。鱼俱罗本不想再收徒,乱世里教出厉害徒弟,不是让他去送命,就是让他去杀人。可成都眼里的劲儿太执着,像团烧不尽的火,他终究没忍住,把毕生所学的枪法和刀法都倾囊相授。 后来成都成了大隋的“天宝大将”,每次打完仗回来,总会拎着两坛好酒,坐在茅屋外的石凳上,跟他絮叨战场上的事——说哪个将领勇猛,说哪个士兵可怜,说他以后要护着大隋的百姓。鱼俱罗总骂他傻,说乱世里哪有护得过来的人,可心里却盼着这孩子能真的活成自己想的样子。 可现在,这孩子没了。被一个叫李元霸的愣头青,用一对铁锤砸得尸骨无存。鱼俱罗从报信的小兵嘴里听到细节时,一口老血差点喷出来。他知道李元霸是谁,那是李渊的四儿子,天生神力,脑子却不太灵光,只知道听李世民的话。 这些年天下大乱,各路反王揭竿而起,李渊父子在太原招兵买马,早就有了问鼎天下的心思,成都挡了他们的路,自然难逃一死。可他不管什么天下大势,他只知道,他的徒弟没了,那个会跟他撒娇要糖吃、会在他生病时端药的孩子,没了。 第二天清晨,鱼俱罗背着那把伴随他几十年的“青釭剑”下了山。山路崎岖,他走得很慢,每一步都踩得很实。路过山脚下的小镇时,有人认出了他,惊呼着“鱼老将军”,围过来问他要去哪。他只是摇摇头,没说话,买了两个馒头就继续往前走。他知道自己这一去,大概率是回不来了。 七旬的年纪,就算武功再高,也敌不过年轻人力气大,更敌不过李渊父子布下的天罗地网。可他必须去,不是为了大隋,不是为了宇文成都的“天宝大将”名头,只是为了给那个喊了他十几年“师父”的孩子,讨一个说法。 走了半个多月,终于到了李元霸驻军的营地外。营寨连绵好几里,旗帜上的“李”字在风里飘得张扬。鱼俱罗找了个破庙歇脚,夜里借着月光磨剑。剑刃划过磨石,发出“沙沙”的声响,像在诉说着什么。 他想起成都小时候,也跟着他磨剑,磨到一半就嫌累,把剑扔在一边去捉蝴蝶。那时候他还笑这孩子没耐心,可现在,他多希望这孩子能再没耐心一次,能再跑过来跟他说“师父我不想磨剑了”。 第二天一早,鱼俱罗提着剑走到营门口,大声喊着“李元霸出来受死”。士兵们很快围了过来,刀枪剑戟对着他,可他连眼皮都没抬一下。没过多久,营里传来一阵震天动地的脚步声,李元霸拎着那对八百斤重的铁锤走了出来。那小子长得五大三粗,眼神浑浊,看到鱼俱罗,咧嘴一笑:“老头,你是谁?敢来爷爷这里闹事?” 鱼俱罗气得浑身发抖,指着他骂:“竖子!你杀了我徒弟宇文成都,今日我便要你血债血偿!” 李元霸好像才想起宇文成都是谁,挠了挠头:“哦,那个用长枪的啊,他不经打,一锤就死了。” 这句话彻底点燃了鱼俱罗的怒火。他拔剑冲了上去,青釭剑在阳光下闪着寒光,直刺李元霸的胸口。李元霸赶紧用铁锤去挡,“当”的一声巨响,震得周围的士兵耳朵都嗡嗡作响。鱼俱罗只觉得手臂发麻,可他没停,手腕一转,剑峰改刺李元霸的咽喉。李元霸虽然脑子不好使,反应却快,头一偏躲了过去,反手一锤砸向鱼俱罗的后背。 鱼俱罗毕竟年纪大了,体力跟不上,几个回合下来,额头上已经满是冷汗。他知道不能跟李元霸硬拼,只能靠技巧。于是他故意卖了个破绽,假装脚步不稳,往旁边倒去。李元霸果然上当,举着铁锤就砸了过来。就在铁锤快要碰到鱼俱罗的时候,他突然翻身跃起,青釭剑从李元霸的腋下刺了进去,直穿心脏。 李元霸愣住了,低头看着胸口的剑,好像还没明白发生了什么。过了一会儿,他“哇”的一声吐出一口血,轰然倒地,那对铁锤砸在地上,砸出两个深坑。 鱼俱罗拔出剑,踉跄着后退了几步。周围的士兵见状,纷纷冲了上来。他知道自己跑不掉了,可他一点都不害怕。他抬头望向终南山的方向,嘴角露出一丝微笑:“成都,师父替你报仇了……” 话音刚落,十多把长枪就刺穿了他的身体。他倒在地上,眼睛还睁着,好像还在看着远方的茅屋,看着那个曾经跟他一起煮茶看云的孩子。 这场复仇,终究以两败俱伤收场。鱼俱罗用自己的性命,给了宇文成都一个交代,也给那个乱世,添了一段悲壮的传说。后来有人说,鱼俱罗不该下山,不该为了一个徒弟丢了性命;也有人说,他是个真英雄,重情重义,值得敬佩。 参考书籍:《说唐全传》(清代无名氏著)、《隋唐演义》(清代褚人获著)

0 阅读:74

猜你喜欢

冷香侵梦幽

冷香侵梦幽

冷香侵梦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