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再次发出震撼言论,语出惊人:“日本若继续这样下去,迟早会从世界上消失!”更细思极恐的是,他表示:“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或许会有300亿到500亿台人形机器人,数量是人类的3到5倍!” 2024 年日本厚生劳动省的报告像一盆冷水浇在所有人头上:全年新生儿只有 68.6 万人,首次跌破 70 万大关,而死亡人口却高达 91.9 万,一进一出间,这个国家一年就少了近 24 万人。 更让人揪心的是,总和生育率降到了 1.15,东京更是只有 0.96,意味着平均每个女性连一个孩子都生不够。 这可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原本预测出生人口跌破 70 万会在 2038 年,结果足足提前了 14 年,就像一列刹车失灵的列车,谁也不知道终点在哪里。 年轻人为什么不愿生孩子?日本一家调查公司对 2025 届毕业生的问卷给出了答案:19.2% 的大学生明确表示 “不想要孩子”,比上一届暴涨了 6 个百分点。 女生更直接,23.5% 的受访者坦言,光是想到申请育儿假时老板的脸色就头皮发麻,更别提回家后还得面对 “丧偶式育儿” 的困境。 经济压力更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超过半数的年轻人说 “养不起”,还有人算过一笔账:在东京养大一个孩子到大学毕业,至少要花 2000 万日元(约合 100 万人民币),这对拿着微薄起薪还随时可能被裁员的年轻人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日本政府不是没动作。去年推出的约会 APP 补贴政策被马斯克调侃为 “隔靴搔痒”,事实也确实如此 —— 这些 APP 下载量倒是上去了,可结婚率依旧在谷底徘徊。 更讽刺的是,政府一边喊着 “增加生育”,一边却在削减育儿补贴,2024 年东京都的保育园数量甚至比五年前还少了 12%。这种自相矛盾的操作,难怪年轻人会说:“政府自己都没诚意,我们凭什么相信未来?” 就在人类不愿生孩子的同时,机器人却在悄悄 “占领” 日本。按照麦格理银行的统计,2025 年日本 15% 的工作岗位已经由机器人承担,从工厂里焊接汽车零件的机械臂,到餐馆里捏寿司的机器人厨师,再到养老院里给老人喂饭的护理机器人,它们正在填补劳动力的空缺。 特斯拉的 Optimus 机器人更是来势汹汹,马斯克计划 2025 年底先在自家工厂部署上千台,2026 年就实现百万台量产,这些身高 1.7 米的钢铁工人,据说能完成人类 80% 的体力劳动。 可机器人真能解决所有问题吗?特斯拉 Optimus 项目主管突然离职的消息,暴露了技术瓶颈 —— 现在的机器人能搬箱子却不会安慰哭闹的老人,能焊接零件却不懂照顾婴儿。 日本养老院里的护理机器人普及率虽然高达 30%,但老人们普遍反映 “它们递水很准时,却永远不会握握我的手”。 更尴尬的是,机器人越多,年轻人就业越难。丰田汽车用机器人替代组装线工人后,年轻技工的需求锐减 40%,这些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更不敢谈婚论嫁了。 马斯克预言 2040 年全球会有 100 亿人形机器人,是现在全球人口的 1.3 倍。可看看日本的人口曲线:2018 年 1.268 亿,2023 年 1.245 亿,按这个速度,到 2050 年可能跌破 1 亿。 到时候东京街头可能真的像科幻片里那样,机器人比人还多,但谁来给这些机器人编写程序?谁来维护它们的系统?更重要的是,当一个国家的幼儿园数量比充电站还少时,再先进的机器人也延续不了文明的火种。 日本企业倒是打得一手 “如意算盘”:用机器人既能解决劳动力短缺,又能省下退休金和医疗保险。可他们忘了,机器人不会消费,不会纳税,更不会生孩子。 2024 年日本消费税收入已经连续第三年下降,养老金缺口突破 120 万亿日元,这些窟窿总不能让机器人来填。 马斯克说 “需要激进行动”,可日本宁愿花 4200 万美元资助机器人项目,也不愿提高育儿补贴,这种 “技术依赖症” 怕是会让问题越来越糟。 说到底,马斯克的警告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一个国家在人口危机面前的纠结与短视。机器人能拧螺丝能端茶倒水,却不能替代父母给孩子讲故事,更不能让一个国家重获生机。 这个曾经创造过经济奇迹的国家,或许真该想想:到底是要一个布满机器人的 “无人社会”,还是一个有哭有笑的 “有人世界”?毕竟在文明延续的方程式里,新生儿的哭声永远比机器人的齿轮声更有力量。
日本为什么畏惧9·3大阅兵?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回答,强烈推荐诸君共赏。文章以
【38评论】【6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