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国军少将趁着夜色,闯进了一个地下党员家里,他用枪顶着地下党员的脑袋,低声说:“我知道你是地下党,想请你帮个忙!” 王耀武是个什么样的人?现在很多年轻人提起国军将领,脑子里可能就是些影视剧里草包、贪官的形象。但王耀武,绝对是个例外。他是个狠角色,而且是那种从底层一路拼杀上来的狠角色。黄埔三期毕业,从排长干起,一步一个血脚印。 他最辉煌的战绩,是在抗日战场上打出来的。从淞沪会战到南京保卫战,再到万家岭大捷、长沙会战、常德会战、雪峰山会战……几乎一场硬仗都没落下。尤其是在万家岭,他带的74军,硬是把日军的106师团打残了,这是抗战初期少有的大胜仗,当时全国都为之振奋。 所以说,王耀武这个人,你不能简单地用“反派”两个字来概括。他首先是个铁骨铮铮的抗日名将,为这个国家流过血。他治军严明,在山东当省主席的时候,也搞经济、办教育,算是个能吏。很多济南的老百姓,哪怕到了解放后,提起他都得说一句:“王主席那时候,治安还真不错。” 就是这么一个人物,一个几乎没打过败仗的“常胜将军”,在1948年的济南,迎来了他人生最大的滑铁卢。 1948年9月,华东野战军几十万大军兵临济南城下。那场仗,就是后来我们熟知的济南战役。 当时的济南,号称“坚城”,城防工事吹得天花乱坠,又是飞机大炮,又是十万重兵。王耀武自己也觉得,靠着这些,守个三五个月,等援军过来,问题不大。 可他千算万算,没算到两件事。第一,他手下的整编96军军长吴化文,在阵前起义了。这一下,西边的防线直接洞开,解放军像潮水一样涌了进来。第二,解放军的攻城速度,快得超出了他的想象。仅仅8天8夜,固若金汤的济南城就破了。 那8天,对王耀武来说,每一秒都是煎熬。电话线一根根被切断,阵地一个个丢失,他最精锐的部队在巷战里被一点点消耗掉。到了最后,他这个司令官成了一个光杆司令。 窗外是震天的炮火和喊杀声,昔日繁华的泉城,此刻成了修罗场。曾经那个在抗日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将军,如今困守孤城,援军遥遥无期,败局已定。 这时候,他脑子里想的,可能已经不是输赢了,而是城里几十万老百姓的性命,以及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几万兄弟的下场。投降?他一辈子没干过这事儿,面子上挂不住。死战到底?除了增加无谓的伤亡,没有任何意义。 就在这种极度的绝望和矛盾中,他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决定。 深夜,司令部地下室里,灯光昏暗。王耀武把自己身边所有人都赶了出去,只留下了一个人。这个人叫黎世庄,公开身份是他的部下,绥靖区二处督察室的主任。但王耀武心里跟明镜似的,这个人,是共产党。 黎世庄的身份,其实早就暴露了。但他工作能力强,王耀武觉得是个人才,就一直留着没动。现在,这个他心知肚明的“敌人”,成了他唯一的希望。 王耀武用一种近乎崩溃又带着一丝恳求的语气,对黎世庄开了口。他低声说:“我知道你是共产党的人。现在情况你也看到了,城破是早晚的事。我想和共军谈谈,能不能让弟兄们放下武器,保全他们的性命,也保全这座城市。” 一个国军上将,在一个深夜,向自己队伍里的一个地下党,“求助”,请他帮忙联系他的“敌人”。这背后是多大的讽刺,又是多深的无奈。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军事对抗了,这是人性的挣扎。他放下的,是自己的荣辱、立场,甚至是对“党国”的忠诚。那一刻,他首先想到的,是一个“人”的责任——对部下、对百姓的责任。 黎世庄当然被这个场面镇住了,但他很快冷静下来,答应了这个请求。通过秘密电台,这个“求助”被迅速传达到了城外的解放军指挥部。 虽然由于战局发展太快,王耀武最终没能通过谈判实现“和平解放”,而是在化装潜逃的路上被俘,但这个深夜的密谈,本身就极具历史意义。它说明,在人心的天平上,有时候,人性和良知,是会压过所谓的阵营和主义的。 王耀武被俘后,在新中国的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后来作为第一批特赦战犯被释放,还当了全国政协的文史专员。他晚年写了很多回忆录,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史料。 而那个深夜被他“求助”的黎世庄,则继续在隐蔽战线上发光发热。
谁来南京军区当司令合适?他提到粟裕、张爱萍等,就是没说许世友“1958年9月的
【4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