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乌军总司令是心里有数啊!西尔斯基说,俄罗斯8月份的损失达28790

天天纪闻 2025-09-09 15:39:47

看来,乌军总司令是心里有数啊!西尔斯基说,俄罗斯 8 月份的损失达 28790 人,使他们在2025年的总伤亡人数达到 297350 人。   西尔斯基倒是沉得住气,在前线指挥部里对着镜头说:“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我们正在保卫我们的土地,我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让敌人筋疲力尽,摧毁它,实现乌克兰需要的结果。”   俄乌冲突打到第四个年头,双方早就从闪电战熬成了拉锯战,就像两个筋疲力尽的拳击手在擂台上互相耗着体力。   今年6月乌克兰搞的那场“蛛网”特种作战,算是把这种消耗战玩出了新花样。117架无人机像马蜂似的扑向俄罗斯本土机场,乌方说敲掉了41架军机,包括宝贝疙瘩似的图-95战略轰炸机,光经济损失就高达70亿美元;   可俄罗斯那边嘴硬,说就损失了三架老飞机,还把爬上卡车扔石头打无人机的老百姓夸成了英雄。   这种各说各话的战报,现在成了战场常态,就像两家商贩对着喊价,谁都想把自家的买卖吆喝得更响亮。   但8月份这近三万人的损失数字,恐怕不是空穴来风。要知道俄军正忙着在哈尔科夫州围攻库皮扬斯克,那块交通要道打了快一年,双方你来我往跟拉锯似的。城里的楼房炸成了废墟,城外的麦田变成了雷区,每往前推进一步都得用尸体铺路。   与此同时,俄罗斯还在往西扔导弹,8月下旬炸了乌克兰西部的美国工厂,想断了乌军的装备补给线。这种双线作战的架势,人员消耗能低才怪。就像一个人同时打两份工,身体早晚得垮掉。   西尔斯基这时候亮数据,算盘打得可不止军事这一笔。欧盟刚在8月22日给了乌克兰40.5亿欧元援助,这笔钱说是救急,其实更像续命钱。   这时候不拿出点像样的战果,怎么好意思再伸手要钱?所以西尔斯基特意强调“让敌人筋疲力尽”,既是说给前线士兵听的,也是说给布鲁塞尔的金主们听的——你们看,钱没白花,俄军快扛不住了。   不过这账得两头算。俄军伤亡近三十万,乌军自己的损失也不会少。只是乌克兰从来不公开自家的伤亡数字,就像商店只标别人的价格,不提自己的成本。但从今年夏天俄乌忙着交换战俘就能看出来,双方都到了伤筋动骨的地步。   6月份他们搞“6000:6000”的遗体交换,7月份又换了1200多个俘虏,这些数字背后都是一个个被战争撕碎的家庭。谈判桌上换回去的是活人,战场上躺下来的是数字,西尔斯基心里比谁都清楚,所谓“正确的道路”,其实是没得选的路。   俄罗斯那边对这些数字的反应,简直是老套路重现。就像6月份无人机袭击后,他们嘴上说“没多大事儿”,暗地里却把征兵广告贴满了偏远小镇。   普京一边派人和乌克兰坐在土耳其谈判,一边让军队在前线死磕;特朗普在阿拉斯加跟普京喝咖啡说要“实现长期和平”,转头俄军的导弹就落在了乌克兰的工厂里。这仗打得,连政治家们自己都快忘了当初为啥而打,只剩下“不能输”的执念在撑着。   西尔斯基说要“让敌人筋疲力尽”,这话倒是说到了点子上。现代战争早就不是比谁拳头硬,而是比谁更能熬。俄罗斯的战略轰炸机被无人机炸得不敢出门,乌克兰的农田里到处都是未爆弹;俄军士兵在社交媒体抱怨装备太差,乌军新兵训练三天就得上前线。   双方就像两只斗红了眼的困兽,明知再打下去两败俱伤,可谁都不敢先松口。   现在这近三十万的伤亡数字,就像悬在俄罗斯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虽然普京还在硬撑,但国内征兵越来越难是事实。   乌克兰这边虽然靠着西方援助吊着一口气,但欧洲的经济自顾不暇,美国的态度摇摆不定,谁也说不准这援助能续到哪天。所以西尔斯基才要反复强调“我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与其说是自信,不如说是给自己打气。   战场之外,外交场上的博弈比炮弹飞得还快。8月中旬特朗普和普京在阿拉斯加密谈,据说“非常接近”达成协议。这消息传到基辅,西尔斯基恐怕比谁都坐不住。   一旦美俄私下交易把乌克兰卖了,前线这些伤亡数字还有什么意义?所以他必须在这时候亮出肌肉,证明乌克兰还有战斗力,不是谁都能随便拿捏的。   这场战争打到现在,早就没了赢家。俄军伤亡近三十万,却没能拿下整个乌克兰;乌军守住了土地,却把国家打成了废墟。西尔斯基公布的这些数字,既是军功章也是血泪账。   现在的局势就像一场漫长的雨季,谁也不知道太阳什么时候出来。西尔斯基的战报或许能争取到更多援助,或许能暂时提振士气,但改变不了战争的本质。   当伤亡数字变成冷冰冰的统计数据,当谈判桌上的筹码是用生命换来的,所谓“正确的道路”,不过是在废墟上艰难前行的唯一选择。这场让双方都筋疲力尽的战争,最终的结局或许早已写好,只是还要用更多人的鲜血来填满那些空白的页码。

0 阅读:0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