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贸易战失败,美国会不会选择用武力摧毁中国?美专家认为,如果美国输了这场贸易战,特朗普大概率会考虑战争选项。因为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但考虑到对手是中国,以美国目前的军力,胜算不大,所以精于算计的特朗普,不太可能冒这样的风险,因为不符合他的商业思维。 美国当初掀起贸易战,算盘打得其实特别清楚,就是想借着自己在全球经济体系里的老大哥地位,把中国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摁在地上。毕竟过去这么多年,不管是对付日本还是其他有威胁的经济体,美国只要祭出贸易制裁这招,基本都能占到便宜,要么逼着对方签下不平等的协议,要么直接把对方的产业发展势头打断。 所以这次对着中国,他们一开始也觉得,无非就是故技重施,只要加征关税、搞技术封锁,比如卡着芯片不让中国企业用,再逼着盟友一起孤立中国市场,用不了多久中国就得服软。 可他们没料到,中国跟之前那些对手完全不一样。就拿出口数据来说,2025年8月中国对美出口同比下降了33.1%,看起来好像美国的关税起作用了,但上半年中国整体出口却同比增长7.2%,其中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更是达到9.2%。 这背后的秘密,就藏在东盟市场那14.6%的增速里——中国早就把鸡蛋分到了不同的篮子里,把低端产品分散到越南、印度、墨西哥等关税比例低的国家,将自己的直接对美出口占比降到15%以下,美国对华加税?到头来全加了个寂寞! 反倒是美国自己的成本越来越高!哈佛商学院研究发现,美国进口商品价格比关税实施前高出5%,国内产品也跟着涨了3%,沃尔玛的CEO都在抱怨关税成本“几乎每周都在上升”。高盛更是预测,到10月美国消费者要承担67%的关税成本,这哪是制裁中国,分明是给本国老百姓加税。 反观中国,不仅没被关税打垮,新能源汽车上半年出口308.3万辆,机器人出口增速更是高达61.5%,连海外工厂都建起来了,这种产业升级的韧性,是当年日本都没展现过的。 美国原本以为卡着芯片就能让中国科技企业停摆,可华为硬是拿出了麒麟9020芯片,CPU完全摆脱了Arm架构依赖,实现了全自研设计。虽然中芯国际生产AI芯片的良率只有30%,成本确实高,但能在技术封锁下做到这个程度,已经让美国大跌眼镜了。 更重要的是,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还在增长,高端机床、船舶、仪器仪表这些品类增速都超过两位数,说明技术封锁反而倒逼中国产业链加速自主化了。 有人就开始猜了,现在美国关税战已经出现全面失败态势,特朗普会不会采用极端军事手段维护自己的霸权?要我说,他还没这个胆量!毕竟背后的军事账不是盖的! 表面上看,美国2023年军费高达8580亿美元,是中国2247亿美元军费的近四倍,但打仗不是比谁的钱包厚,得看在关键区域能不能发挥作用。 美国智库推演显示,在亚太地区的冲突中,美军可能损失3-5艘核动力航母战斗群,1800-2200架次战机,亚太的87个军事基地都在东风-26导弹4000公里的射程内,首波攻击就可能被瘫痪。 美国想拉着盟友一起施压,可现在连欧洲盟友都不怎么听话了。德国企业因为美国扩大金属关税,已经停止对美出口,100名员工被迫停工。欧盟跟美国7月刚达成的贸易协议,不到两个月就面临破裂风险,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直接说协议对行业已经失去意义。 其实看看日本的例子就知道,中国根本不是美国能随意拿捏的对手。当年日本对美出口占比25.1%,政治军事上又依赖美国,签广场协议实属无奈。可中国对美出口占比不到15%,“一带一路”国家占了33.1%,能源和资源供应也早就多元化了。美国想让中国签新版广场协议,日本央行前行长都直说“做不到”,因为中国这四个“不依赖”,注定了美国的敲诈行不通。 特朗普最讲究商业思维,凡事都算成本收益。现在贸易战打成这样,美国消费者要承担越来越多的关税成本,企业利润被压缩,盟友还在抱怨。 如果真要打仗,军费开支、战争损失、战后重建都是天文数字,美国智库推演的那些航母损失、基地瘫痪,换算成美元就是个无底洞。更别说中美贸易额这么大,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有巨大利益,真打起来这些都得打水漂。 说到底,美国这套对付过日本的办法,在中国制造面前根本不好使。贸易战没按美国剧本走,想靠战争来挽回颓势,更是不符合任何商业逻辑的赔本买卖。中国不是当年的日本,既没有那么依赖美国市场,也不会在军事威胁面前低头,特朗普再精于算计,也该明白这个道理。
特朗普为何反复对华让步?日媒:美国远赶不上中国,不足中国一半。日本亚洲时报在9月
【4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