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一位山东老太将昏迷的日军扛回家。刚进门,老太太就对儿媳妇喊道:“快点,

趣史小研究 2025-09-10 17:34:39

抗战期间,一位山东老太将昏迷的日军扛回家。刚进门,老太太就对儿媳妇喊道:“快点,赶紧把他衣服扒光了!”老太太还不知道此人竟然是鬼子…… 那年头,山东的地界上,风声鹤唳。日本人的皮靴踩碎了多少安宁,村里人心里都有本血账。可就在这种时候,一个叫孙庞然的老太太,却把一个昏迷的日本兵扛回了家。 那天,她跟儿媳妇刚从地里回来,就瞅见路边沟里趴着个人,浑身是泥,军装破破烂爛,背上还有个老大个窟窿,血把周围的土都染深了。 “娘,这……是个当兵的。”儿媳妇吓得往后退了半步。 孙庞然自己也心头发紧。在那个年代,沾上兵,就等于沾上了麻烦,不管是哪边的兵。可她走近了,探了探那人的鼻息,还有口气儿。就是这口气,让她那颗庄稼人最朴素的心定了下来。 “管他是谁,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人死在咱门口。”她一辈子信的理儿就这么简单。 娘俩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这个一米七几的大个子拖回了家。刚进院门,孙庞然就冲着屋里喊:“快点,赶紧把他衣服扒光了!” 儿媳妇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过来。这人一身血污,伤口还不知道在哪儿,不脱光衣服怎么看?再说了,这天寒地冻的,穿着湿衣服,不被打死也得冻死。 娘俩手忙脚乱地解开军装扣子,一股浓重的血腥味冲了出来。当那身土黄色的军服被完全褪下,儿媳妇“啊”地一声叫了出来,指着衣服上的标记,话都说不利索了:“娘……是……是鬼子……” 孙庞然也傻了。她做梦都没想到,自己发善心救回来的人,竟然是村里人最恨的日本兵。屋里的气氛一下子就凝固了。窗外是呼啸的北风,屋里是两个女人和一个仇人的喘息声。 救,还是不救?扔出去,他必死无疑,也算是给乡亲们报了仇。可看着那张因为失血而惨白的年轻脸庞,孙庞然那颗当娘的心,又硬不起来了。她咬了咬牙,对儿媳妇说:“先救活再说,天底下哪有见死不救的道理?进了我的门,就是一条命。” 这个日本兵叫山崎宏,是个军医。他不是什么作战部队的,是被硬征召来的。一路上,他看到的不是“大东亚共荣”的宣传画,而是炮火下的残垣断壁和同胞犯下的滔天罪行。他心里那点从医的良知,天天都在被撕扯。 那天,他所在的部队遭到伏击,他为了抢救一个伤员,被弹片击中后背,滚下了山坡,跟大部队失散了。等他醒过来,天都快黑了,挣扎着爬到孙庞然家门口,就再也撑不住了。 在孙家娘俩的照料下,山崎宏慢慢缓了过来。他醒来第一眼,看到的是一碗热气腾腾的小米粥,和一个眼神复杂却并不凶狠的老太太。他不会说中国话,只能用生硬的汉字在纸上写:“谢谢,我是医生。” 从那天起,这个特殊的“病人”就在孙家住了下来。为了不连累这家人,孙庞然对外只说,这是个远房的流浪亲戚。山崎宏也聪明,换上了一身庄稼人的粗布衣服,整天不出门,帮着娘俩干点劈柴、挑水的活。 时间一长,村里人难免有风言风语。可孙庞然硬是顶住了所有压力。她说:“人在我家,我说了算。”这股子山东人的倔劲儿,愣是把这事给扛了下来。 山崎宏的伤好了,他没想着走。他觉得,自己欠这条命,也欠这份恩。他开始用自己的医术,为村里人看病。村里穷,缺医少药,谁家有个头疼脑热,都只能硬扛。山崎宏来了,情况就不一样了。他会用最简单的草药,治好了不少孩子的病,还帮着接生了几个娃。 慢慢地,村里人看他的眼神变了。 从一开始的戒备、怀疑,到后来的感激、接纳。大家不再叫他“那个日本人”,而是客气地喊一声“山大夫”。他听不懂,但能从乡亲们递过来的地瓜、玉米棒子里,感受到那份不掺假的情谊。 战争总会结束。日本投降的消息传来那天,山崎宏把自己关在屋里,哭了一整天。他为自己的国家战败而哭,也为这场罪恶的战争终于结束而哭。 他有机会回国,但他选择了留下。他说:“我的罪,需要在这里赎;我的恩,也需要在这里报。” 这个决定,一做就是一辈子。山崎宏在孙庞然家所在的那个叫“团林”的小村庄,当了一辈子的赤脚医生。他娶了当地的姑娘,有了自己的孩子,彻底在这片土地上扎下了根。他再也没穿过军装,却用一身白大褂,救了无数中国人的命。 据统计,在他行医的几十年里,经他手治愈的病人超过15万人次,接生的婴儿有5000多个。 他成了当地几代人共同的记忆。很多人只知道他是医术高明的“山大夫”,却不知道他那段曲折的过往。 2010年,山崎宏老先生在济南去世,享年93岁。遵照他的遗愿,他被安葬在了他生活了一辈子的团林村。他的墓碑上,没有写什么丰功伟绩,只简单地刻着一个医生的名字。 每年清明,都有很多人自发去给他扫墓。这些人里,有他救过的病人,有他接生的孩子,也有听着他故事长大的年轻人。

0 阅读:1
趣史小研究

趣史小研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