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还是发生了!”广西柳州,一21岁小伙喝完罐装饮料后,没多久就出现四肢抽搐,不会说话,甚至连家人都认不出,父亲赶忙把他送到医院,检查后发现小伙的血液和尿液里有老鼠药成分,确诊为氟乙酰胺中毒,而医生的一番话,让小伙很是后怕! 据抚州发布9月12日报道,一罐没洗的饮料,让21岁柳州小伙差点丢了命。他刚以优异成绩通过研究生初试,人生前景一片光明,却突然不会说话、不认识家人、四肢不停抽搐。 这一切的罪魁祸首,竟是他发病前一天喝下的一罐饮料。他像许多人一样,拉开盖就直接喝了,完全没有清洗罐口。当晚他就感到腹部不适,第二天情况急转直下,被家人紧急送往柳州市人民医院。 医院的毒物检测结果让所有人震惊——他的血液和尿液中检出了“氟乙酸根”,确诊为氟乙酰胺中毒。这是一种毒性极强且已被国家明令禁止生产的老鼠药成分,仅0.5克就足以致命。 医生分析认为,问题很可能出在饮料罐的罐口。饮料罐在生产出来后,要经过运输、仓储、上架等多个环节。如果仓储环境不卫生,有老鼠或蟑螂爬过罐口,这些害虫可能携带毒鼠药,通过爪子或身体将毒素留在罐口。 幸运的是,医院迅速确诊并使用特效解毒药“乙酰胺注射液”进行治疗,同时采用血液灌流技术清除体内毒物。经过半个多月的治疗,小伙的身体完全康复了。 这起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许多网友后怕地表示:“我喝罐装饮料从来都是直接开罐就喝,看完赶紧擦了擦桌上的可乐罐”。 这起事件也提醒我们日常饮食中需要注意的卫生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饭前便后洗手,不吃生冷食物和不洁瓜果,不喝生水,避免食用腐败变质的食物。 如果饮用饮料或食用食物后出现恶心、呕吐、抽搐等中毒症状,特别是多人出现类似症状时,应立即停用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并保留样本,尽快就医或拨打急救电话。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可尝试用手指刺激舌根部催吐。 就医时一定要带上残留的食品或饮料,这能帮助医生快速确定毒物类型。虽然厂家需要加强包装密封性和仓储环境管理,但作为消费者,我们自己也得多加小心。 简单的一个冲洗动作,可能就会避免一场悲剧的发生。你平时喝罐装饮料前会清洗罐口吗?还有什么你觉得容易忽略却存在安全隐患的生活小细节? 信息来源: 抚州发布
浙江杭州,老人和家人去景区玩,买票时,老人找了个石凳歇脚,结果一个没注意,后仰摔
【10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