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法》西方心理学其实就讲了一件事情:“过去造就了现在”。再具体一点,就是

琰苗评情感 2025-09-16 17:36:59

《精神分析法》

西方心理学其实就讲了一件事情:“过去造就了现在”。

再具体一点,就是讲一个人从小到大不断重复获得的各种感受,与他所形成的习惯、习性、潜意识、思维模式、关系模式、行为模式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过去造就了现在”不过只是一个最基本的常识,并不需要一门学问来证明。

而心理学的精神分析法,妄图把某种人生遭遇和感受与某种习惯、习性和潜意识强行关连起来,就给精神分析法注入了大量的水分。

毕竟,在现实生活中,同样的遭遇,同样一种感受,在不同的人身上,未必能形成同样的人格特质。

比如说我自己,从小就一直被父亲打压和否定,从未在父亲嘴里听到过一句赞美之词,还经常被父亲打骂,父亲就是一个暴君。但是在成年之后,我并没有自卑的人格,也没有什么内在恐惧的阴影。

至少在我自己身上,并没有发现父亲在童年时期带给我的负面感受,与自己的某些人格特质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事实上,精神分析法从它发明以来就一直被西方社会所诟病,到现在已经被边缘化,逐渐被淘汰出了治疗领域,到现在仅仅只是当作可以用来帮助人去认识自己的工具之一。

精神分析法所阐明的,不过只是:一些不好的人生感受,一旦持续时间长了,容易造成人们形成一些病态的精神特质。

仅仅就是让人明白了“过去造就了现在”这样一个常识而已。

明白了这一点并不能治病,不知道为什么现在还在国内大行其道。

精神分析法之所以治愈效果很差,提出了这样一个命题:

分析清楚过去就可以改变现在吗?

很显然,并不能。

看见了过去,理解了自己的过去,就能改变现在吗?

有一定的效果,但微乎其微,真正起作用的是治疗分折师带给病人的安慰剂效应。

最重要的是,在病人与治疗师的互动过程中,病人获得了过去从未获得过的一些新感受,比如:被安慰的感受、被人理解的感受、被人信任的感受……等等。

任何新的感受对于人都具备一定的疗愈作用。

但是,真正想要改变人身上已经积重难返的东西,仅仅只是从治疗师那里获得的新感受,疗效是非常有限的,并且还经济代价极大。

可以再提一个问题:

不分析过去就不能改变现在吗?

当然可以。

改变自己的核心是改变自己身上不断重复的感受,人是被一直重复的各种感受所塑造成现在这个样子的。

人只要去全方位重塑自己的感受,就能重新塑造出全新的自己。

用新的食物带给自己新的感受;用新的环境带给自己新的感受;用新的工作带给自己新的感受。

用新的运动方式,来常给自己新的感受。

用学习新的技能来带给自己新的感受。

用新的兴趣和爱好来带给自己新的感受。

同一件事,用新的做事的方法来带给自己新的感受。

看待事物和问题,用新的角度来带给自己新的感受。

看待世界,用新的描述内容来带给自己新的感受。

只要能不让自己再陷在过去重复的感受里,人就能依靠新的感受来改变自己。

只要能让自己每一天都能获得很多与过去完全不同的感受,人就能迅速改变自己。

吃的,喝的,闻的,触摸的,听见的;穿的,做的,玩的……能新,则新。

一切行动都围绕着如何获得新的感受出发,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感受自己新的感受之中来,没有什么是不能改变的。

远离精神分析法,不要把“改变自己”寄托在任何人身上,人只能自己改变自己。

改变自己,疗愈自己就只有唯一的一种方法,就是给自己创造出新的感受来。

反过来说,任何一种有效的方法,在源头上真正起作用的东西,就是给予了人新的感受。

唯有新的感受,才可以重塑人的大脑,重塑人的习惯、习性、潜意识、思维模式、关系模式、行为模式。

(仅供参考)

———《半山文集》

0 阅读:1
琰苗评情感

琰苗评情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