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已经确认,世界可以让美国去称霸,但中国不在美国的世界范畴内。贝森特周一表示,中国买俄罗斯石油就买吧,美国不会加征关税了,因为这个是属于他们的“国内事务”。但是,欧洲也应该和美国一样,给印度增加关税,因为印度买了俄罗斯石油。 自打俄乌冲突以来,美国就想把俄罗斯的能源出口这条腿给打断,这样既能掐断俄罗斯的经济命脉,又能把自家的页岩油顺理成章地推上欧洲和亚洲市场,简直是一石二鸟的 "好生意"。可算盘打得再精,也得看别人买不买账。 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每年得进口大量石油,俄罗斯的石油不光价格实在,还能用人民币结算,输油管道直接通到家门口,比从美国海运过来靠谱多了。这种稳赚不赔的买卖,凭啥要听美国指手画脚? 美国刚开始也试过硬的,威胁说要给中国加征 100% 的关税,结果不到 24 小时就被中国怼了回去。中国说得明白:能源采购是自家的事,只看国家利益;而且关税战没有赢家,真要打起来,美国的农场主、能源企业一个都跑不了。 这话可不是吓唬人,之前稀土管制的事儿就给过美国教训,真把中国惹急了,谁疼谁知道。所以贝森特改口说 "不加税",说白了就是打不过就想谈,哪是什么突然开窍尊重 "国内事务"。 可转过头来,美国就把枪口对准了印度。同样是买俄油,印度就得被加税?这明摆着是看人下菜碟。美国不光自己要加,还逼着欧盟一起上,特朗普甚至放话要加征 100% 的关税,还耍了个心眼:"欧盟先上,美国再跟进"。 这招 "借刀杀人" 玩得溜,自己当渔翁,让欧盟当挡箭牌。可欧盟也不傻,他们跟印度的贸易额摆在那儿,真加税了自己也得疼。更有意思的是日本,直接公开拒绝,说 "难以做到",毕竟日本自己也在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和天然气,总不能自己打自己嘴巴。 印度这处境确实有点憋屈,本来趁着俄罗斯石油打折囤了不少货,结果被美国这么一逼,部分炼厂只能转向中东供应商,成本噌噌往上涨。 可美国哪管这些,在他们眼里,印度就是个可以随意拿捏的角色。但美国可能忘了,印度也不是吃素的,这些年一直在搞 "东向行动",真把关系搞僵了,美国想在亚太围堵中国,怕是又少了个棋子。 其实美国这套双标操作,说到底还是为了自家利益。一方面,中国市场太大,美国的农产品、能源都想往里卖,真把中国惹毛了得不偿失;另一方面,美国前前后后给了乌克兰上千亿美元援助,早就和乌克兰签了矿产协议,等着战后开发稀土资源回本呢。 要是俄罗斯因为能源出口稳坐钓鱼台,美国这笔 "投资" 可就悬了。所以才想逼着中国停购俄油,断了俄罗斯的念想,可惜中国根本不吃这一套。 更讽刺的是,美国自己喊着要制裁买俄油的国家,可俄罗斯石油该卖还是卖,只不过换了些渠道。通过中东、非洲第三方一转口,该流向市场的一点没少,反而因为美国搅局,全球油价波动更大,美国家庭每年得多掏 1300 美元,2025 年 GDP 可能下降 1.4%。这哪是制裁俄罗斯,分明是给自己挖坑。 现在的情况是,美国想当全球能源警察,可盟友们阳奉阴违;想拿捏中国,又怕自己损失太大;想欺负印度,又得不到实质性好处。 这种自相矛盾的政策,暴露的正是美国霸权的衰落。以前喊一声 "美国优先",盟友们还得装装样子附和,现在连日本都敢直接说 "不",欧盟更是磨磨蹭蹭不肯动真格的。 说到底,石油贸易不是美国的后花园,想买谁的、跟谁做生意,各国心里都有本账。中国坚持按市场规则办事,既维护了自身利益,又没把事情做绝;印度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却也在想办法找平衡点;欧盟和日本则各打各的算盘,谁也不想为美国的霸权买单。 这世界早就不是美国一家说了算的时代了,想用 "关税大棒" 逼人站队,想用双重标准搞霸权,最终只会让自己越来越孤立。 就像这次对中俄和印俄石油贸易的不同态度,表面上是能源问题,实际上把美国的虚伪和自私暴露得明明白白。以后再想当 "世界警察",怕是得先看看自己的警徽还亮不亮了。
美国特使撒弥天大谎,中方拒绝向基辅派兵,王毅:中国不策划战争。美国从上到下真是没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