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航发合作突围,西方制裁阴影下,国产替代路在何方? 近日,俄罗斯高层接连向中国航空工业伸出援手,普京在公开讲话中提到,俄罗斯是全球少数几个掌握PD-14级发动机技术的国家之一,副总理曼图罗夫也表示愿意向中国提供航空发动机的关键部件,这样的表态正好赶在美方频繁对华实施技术限制的时候,像是给中国民航业送来了一点实际的帮助。 航空发动机是高端制造里最难搞的东西,俄罗斯的PD-14虽然已经装上自家客机,但民用技术直到近几年才勉强跟上国际步子,中国C919现在全靠美法合造的LEAP-1C发动机,去年美国突然停了出口许可,十八架已经交付的飞机立马面临没油可用的窘境,禁令很快又解了,可这种说变就变的规矩,逼得中国不得不自己琢磨发动机的出路。 莫斯科这时候主动靠过来,不是没原因的,西方制裁让俄民航市场缩水,自家的MC-21卖不出去,发动机生产线也闲着不少,中国正在搞大飞机,自然就成了他们眼里的机会,要是真搭上伙,俄罗斯能把货卖出去,中国也能多一条路走,就像手机里装着安卓,也留着鸿蒙,总不能到时候系统一断,就干瞪眼。 不过这事没那么简单,俄方发动机能救急,但长远来看中国还得靠自己,航发集团的长江-1000A已经上天试飞了,推力和油耗跟国际水平差不了多少,要是光做买卖,顶多是暂时不亏,要是能一起搞研发,说不定能把国产技术往前推一把,可俄罗斯到底愿不愿意把核心东西拿出来,现在谁也说不准。 国际政治像走钢丝,中俄走得近了,美国就又会找麻烦,中国这边航空工业已经到了紧要关头,一边得盯着发动机的进口路子,一边得硬着头皮搞研发,就像种地的,明知道租别人犁能多收点粮,可也得留点劲儿自己打铁。 2025年这场航发博弈,说到底就是,别人的技术能借,但不能全靠,真正的翅膀,还得自己造
中俄航发合作突围,西方制裁阴影下,国产替代路在何方? 近日,俄罗斯高层接连向中
零零后小萌新
2025-09-22 14:07:34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