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科研做的好,发了很多文章,成为他前进助力,机会合适他自然会推荐你读博,或者就业
但若你科研能力一般,资质平平,那你不过是干活的过客,偶尔给点小恩惠
.
期望他帮你规划人生方向,思考研究发展、规划就业或读博简直不可能。他不希望你实习,因为对他而言成果和论文才最重要,工作根本无关紧要
.
事实上除了你自己,没人会关心你的前途、就业和生活,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❶拒绝主动羞耻症
小时候我是个很主动的人,长大后染上了主动羞耻症:害怕主动后期待落空,又觉得自己可能不是这块料。因为不主动,让我失去了很多机会,比如弃权了硕博连读的机会…
后来我才意识到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并不重要,研二时勇敢和导师表达了自己想读博的诉求,被推荐到了现在的课题组,我也在读博的过程中逐渐收获越来越多,正向循环
想要就去争取,畏手畏脚拧巴只会错失良机
.
❷不要展现自己疲弱的一面
读研是半个职场了,导师不是老师,更多是合作伙伴
或许你想示弱来博得同情,但真正的共情是很少的
他可能会关心和安抚你,但本质是希望你继续干好活,不要情绪失控惹麻烦。心里可能觉得你抗压能力弱,不堪大任,反而让你失去很多的机会
示弱并不会让你少干活,反而可能承担更多低质量的琐事
❸不要在意导师是否喜欢你
你和导师的本质其实是利益关系
千万不要把重点放他是否喜欢你,而是放在把事情做好上。展现出足够的实力后,“喜欢”是自然而然地事情
有个师姐和导师关系不太好,强行实习,导师一直不太喜欢他,但毕业后她找到了课题组目前最高薪的工作,逐渐成为了导师口中的“骄傲”..
.
❹选择大于努力
硕士毕业后大家选择了不同的道路,我继续读博,更多的朋友去了企业。有些恰巧去了夕阳产业,过得心累,有些选择风口,薪资水涨船高
.
❺树立的目标感
没有目标,不顺利时就会想逃,只有想好读研目的才不会被嘈杂声音所影响

良伴
有道理[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