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9月20日,云南,女子在一家五星级酒店洗澡时不慎滑倒,手上价值100万元的玉镯磕在地上碎了。女子十分生气,认为酒店浴室没有设置防滑提示和相应的防滑设施,所以要求酒店照价赔偿并赔偿精神损失费5万元。 (信源:汉水襄阳——女子住酒店穿一次性拖鞋,不慎将手腕玉镯撞断。女子声称价值100万元,要求酒店赔偿,法院判了!) 那天下午泡完温泉,邓大妈浑身松快地回了房间,女儿和朋友还在浴室里收拾,她先洗完澡,换上酒店给的浅蓝色一次性拖鞋——之前穿的防滑塑料拖鞋被她随手放在了浴室门口的鞋架上。 刚坐沙发上歇了两分钟,她总觉得右耳朵里嗡嗡的,伸手一摸,还有点潮湿,估摸着是泡温泉时进了水。 “我去拿棉签掏掏耳朵!” 邓大妈跟浴室里的女儿喊了一声,就起身往卫生间走。卫生间在房间最里面,门口有个半指高的小斜坡,她走得急,没太在意脚下。 刚迈过斜坡踏进卫生间,脚底突然 “嗖” 地一下往前滑,她吓得赶紧伸右手去抓旁边的门把手,左手下意识地撑向浴室玻璃门 ——“哐当” 一声闷响,左手腕上的玉镯重重撞在玻璃门上,紧接着就是 “咔嚓” 的碎裂声。 邓大妈愣了两秒,低头一看,淡绿色的玉镯已经断成两截,一截还挂在手腕上,另一截掉在地上,边缘还沾着点玻璃门的白漆。 “我的镯子!” 她声音都抖了,赶紧蹲下去捡,手指碰到冰凉的玉镯碎片,眼泪一下子就涌了上来。 这镯子是她婆婆当年传下来的,说是清末的老物件,她戴了二十多年,平时连洗澡都舍不得摘,这次泡温泉特意取下来收在包里,回房换衣服时才戴上,没成想才戴一会儿就碎了。 邓大妈呆坐了一会,越想越气。门口那斜坡,连个提示都没有;浴室门口也没有防滑垫。 她觉得酒店有责任,当天晚上就去找了酒店经理。 邓大妈把断成两截的玉镯放在桌上,语气特别激动:“我这镯子是传家宝,值 100 万,现在碎了,你们必须赔!还要赔我 5 万精神损失费,不然我就告你们!” 经理拿起玉镯碎片看了看,又去房间检查了一圈,回来后耐心解释:“阿姨,您先别激动。我们酒店的一次性拖鞋上都印着‘禁止穿入浴室及卫生间’,浴室内墙上还贴了‘小心地滑’的红色标识。而且门口的斜坡只有半指高,符合安全标准,平时客人走都没问题。” 邓大妈不听解释,第二天一早就报了警,还找了律师,坚持要酒店赔偿 105 万。 开庭时,邓大妈请了几个老邻居当证人,都说 “这镯子是老传家宝,当年有人出 80 万她都没卖”,可当法官问她要玉镯的购买凭证、鉴定证书时,她却拿不出来。 酒店这边则拿出了拖鞋样品、房间安全标识照片、法院现场勘查记录 —— 勘查记录显示,浴室玻璃门关闭后密封良好,斜坡高度符合规范,地面水渍是邓大妈自己洗澡后没及时清理导致的。 最后法院判邓大妈败诉,诉讼费 5750 块还得自己掏。 其实这事儿里,藏着三个所有人都该记住的教训,尤其是经常出门住酒店的朋友。 第一个教训:出门在外,“细节提示” 别忽略,别凭 “想当然” 做事。很多人住酒店都有这习惯:拿到拖鞋就穿,看到设施就用,从不看提示——比如冰箱提示 “仅冷藏,不冷冻”,有人非要放冰淇淋,最后化了还怪酒店。 第二个教训:“传家宝” 要提前 “确权”,别等坏了才想起要证据。邓大妈说镯子值 100 万,可没任何凭证 —— 既没有正规鉴定机构的报告,也没有传承记录(比如婆婆当年的购买凭证、老照片),光靠邻居口头证明,法律上根本不认可。 家里有传家宝的朋友,一定要提前找权威机构鉴定,确定年代、材质、真实价值,保留鉴定报告。 第三个教训:自己的 “疏忽”,别指望别人 “买单”。邓大妈滑倒的原因无非是这三点:穿错拖鞋、没铺防滑地巾、没注意地面水渍。生活中类似的事太多了:有人在商场边走路边刷手机,撞到玻璃门要商场赔;有人在餐厅里打翻热汤,烫到自己要店家赔…… 邓大妈最后把断成两截的玉镯收进了首饰盒,她说:“以后出门再也不敢带贵重东西了,就算带,也得提前做好准备。” 这事儿也给所有出门在外的朋友提了个醒:安全无小事,细节很重要;维权要理性,证据是关键。别让一时的疏忽,变成一辈子的遗憾。 你们有没有住酒店时遇到过类似的小意外?或者家里有传家宝,有没有做过鉴定?评论区聊聊,咱们一起分享经验,下次出门多留个心眼,少走点弯路!
[微风]9月20日,云南,女子在一家五星级酒店洗澡时不慎滑倒,手上价值100万元
韫晓生
2025-09-23 15:48:0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