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来,不让蒙古国借道是对的!蒙现在很痛苦很难受,因为没有陆路和出海口。它想过没有80年前它独立时,中国痛不痛苦,难不难受?蒙古国最近确实挺难受的,没有出海口,经济进不去、资源出不来,连条像样的高速公路都指望不上。 在广袤的亚洲大陆上,一个国家坐拥金山银山却像被锁在铁笼里动弹不得。它如今的经济窘境,让人忍不住想问:八十年前那场分离,是不是埋下了今天的苦果?中国那时刚从战火中爬起来,丢掉大片土地的痛楚,谁来体谅? 蒙古国这个地方,面积大得吓人,156万平方公里,比好几个欧洲国家加起来还宽敞,地下埋着煤、铜、稀土这些宝贝,按说日子该过得红火。可它是个彻头彻尾的内陆国,北边挨着俄罗斯,南边靠着中国,出门就这两条道。 要卖东西赚外汇,只能借人家的路和港。这几年全球能源价格波动大,蒙古国矿业本该大赚一笔,但运输成瓶颈。2024年煤炭出口创纪录,收入86亿美元,占总出口六成多,可边境堵车、铁路瓶颈让效率低得可怜。政府想修路建轨,可资金和技术都跟不上。 草原之路计划喊了好几年,本想跟中国基础设施合作对接,可推进慢吞吞。结果呢,资源出不去,外汇进不来,失业率高企,通胀压力山大。老百姓日子苦,城市里物价涨,农村牧民卖羊毛都难。 国际机构报告说,蒙古国GDP增长虽有7%,但依赖单一产业,风险大。要发展,得靠邻居帮忙,可邻居也不是慈善家,总得算战略账。这困境不是天灾,是地理加历史的产物,得一步步捋清楚。 历史这事儿,说起来绕不开1945年。那年二战刚结束,中国八年抗战打得家底空虚,百废待兴。外蒙古在苏联推动下搞公投,名义上独立,实际是苏联想建缓冲区。苏联军队进驻,操控投票,结果99%赞成脱离。中国政府当时弱,被迫签条约承认。 蒙古国一头扎进苏联怀抱,全盘苏化,从经济到文化。矿产当原料供应苏联,牧业也成附属。苏联给援助,建工厂修路,看似风光。可这独立是名义的,实际成卫星国。苏联解体后,蒙古国傻眼了,援助断档,经济崩盘。 1990年代转型市场,私有化搞得乱七八糟,通胀飙到三位数,失业遍地。工业基础薄,产业链短,只能卖原料。环顾四周,发现自己被边缘化太久。地理上夹在两大国中间,动辄得咎。 俄罗斯和中国影响力大,蒙古国怕被吞并,就推出第三邻国政策,拉拢美国、日本、韩国这些远亲。想法不错,可现实骨感。美国隔太平洋,给点援助和培训,建不起大项目。 日本和韩国投点矿业,可规模小。地理距离摆那儿,物流成本高,谁也不愿大笔砸钱。蒙古国折腾三十年,发现经济命脉还捏在中国手里。 战略账算清楚,就明白不完全放开借道有道理。蒙古国独立时,中国痛失领土,那时国家虚弱,被迫让步。蒙古国靠苏联过日子,几十年后苏联倒,尝到苦头。现在经济难,资源运不出,公路修不起。高速公路计划喊多年,资金技术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