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历史竟如此开玩笑?30年前,戈尔巴乔夫搞垮苏联,而美国是何反应 1991年12

历史竟如此开玩笑?30年前,戈尔巴乔夫搞垮苏联,而美国是何反应 1991年12月25日,克里姆林宫上空的红旗缓缓落地,那一刻,全世界都屏住了呼吸。这个曾经让美国头疼了半个世纪的“红色巨人”,就这么轰然倒下了。 但最讽刺的是,亲手把它推向深渊的,不是敌人,而是它的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他原本想救这个庞然大物,结果却把它送上了解体的列车。 戈尔巴乔夫上台时,苏联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横扫东欧、让美苏争霸的“硬核角色”。经济疲软、官僚横行、人民怨声载道,街上商店空空如也,民众靠票证过日子。 戈尔巴乔夫想搞点动静,结果一动就是地震级别的。 他的第一招,就是1985年的“禁酒令”。本意是想提振国民健康、改善工作效率,还能减少粮食浪费。 听起来很美好,结果酒没了,私酒却泛滥开来。非法酿酒如雨后春笋,税收大减。 禁酒成了笑话,接着他又搞了“加速战略”——拿出2000亿卢布砸向科技产业,想让苏联也能出个“硅谷”。 但这是在一个计划经济还老气横秋的国家里搞的事。钱是撒了,可真正用得上地方的不到10%。 大部分被层层官僚吞掉,最后连个像样的电风扇也没造出来。 他的第三招,是搞“公开性”和“多党制”,让大家说真话、选领导。结果各加盟共和国一看,直接搞起独立公投。乌克兰、格鲁吉亚、波罗的海三国说分就分。 1990年他还莫名其妙地拿了个诺贝尔和平奖,国际社会拍手叫好。可谁能想到,一年后,这位“和平先生”亲手送走了一个超级大国。 美国看到这一幕,表面上当然高兴,毕竟冷战打了几十年,终于松了口气。 1991年12月25日,老布什在白宫发表讲话,说“尊重苏联人民的选择”,语气温和。 但私下里,美国一点都不轻松。根据1992年解密的文件,布什在会议上说得很直白:“我们也许迎来了胜利,但随之而来的,是一场核扩散的噩梦。” 苏联的解体意味着,有3000多枚核弹头被分散在俄、乌、白、哈等国家手中。美国当时评估,这可能是新一轮全球不稳定的开端。 为了防止这些“前苏联孩子”玩火,美国立刻展开外交攻势。1992年,和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签署了《里斯本议定书》,让他们承诺弃核。美国还出资4亿美元,用于技术支持和核设施拆除。 另一边,趁着苏联瓦解,美国资本也迅猛进入俄市场。麦当劳、可口可乐、宝洁成了俄罗斯人新宠。 但美国并没有就此躺赢了。苏联一没,俄罗斯乱成一锅粥。车臣战争、卢布崩盘、寡头横行,接踵而至。 而美国自己,也没能逃脱混乱的宿命。冷战结束后,它一度成了“世界警察”,但伊拉克、阿富汗、911,一桩桩一件件,让它的胜利迟迟没有变成稳定。 说回戈尔巴乔夫,他搞改革的初衷没错,想让苏联更现代、更开放。但他错估了体制的顽固,也低估了人们对独立的渴望。 更讽刺的是,2016年他在接受采访时还说:“我后悔放弃了苏联。” 而美国,虽然赢得了历史这一轮“博弈”,但却也没能真正坐稳头把交椅。世界进入了多极化时代,中国迅速崛起,欧盟渐露锋芒,俄罗斯也在普京时代再度硬气。 冷战结束,并不是终点,而是新棋局的开始。历史就是这样,走着走着就笑了,笑着笑着就变天了。 苏联倒下,确实是一场历史的剧变。但这场“玩笑”,不只是戈尔巴乔夫的悲剧,也是美国的警钟。 30年过去了,世界早已换了模样,唯一不变的,是历史总爱用意想不到的方式教人认清现实。 那一刻,红旗落地,巨人倒下。但别忘了,碎片飞溅时,站在对面的,也可能被划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