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美军发起突袭行动,美国国防部长:特朗普亲自指挥。2号,据媒体报道,美国防部长赫格

美军发起突袭行动,美国国防部长:特朗普亲自指挥。2号,据媒体报道,美国防部长赫格塞思透露,美国军队在加勒比海域附近对一艘船只进行了突袭行动。这场行动造成了3人死亡,赫格塞思还称,这次行动中没有美军伤亡,并且行动还是总统特朗普亲自指挥的。 美国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思在社交平台上宣布,美军于11月2日对一艘涉嫌走私毒品的船只实施了致命打击,这次行动导致船上三人丧生,同时强调美方人员零伤亡。赫格塞思特别指出,整个过程由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直接下达命令,这不是孤立事件,而是特朗普政府自9月以来针对所谓“毒品恐怖主义”的一系列军事行动的一部分。到目前为止,这样的打击已造成至少65人死亡,涉及加勒比海和东太平洋多个地点。 这些操作从一开始就备受争议,有人觉得这是必要的安全措施,但也有人质疑其合法性。 特朗普上任后不久,他就强调要加强边境控制和禁毒力度,这次行动可以追溯到他早年的政策基础。早在2020年,特朗普就曾部署海军舰艇到加勒比海域,声称是为了拦截来自委内瑞拉的毒品流量。那时候的国防部长是马克·埃斯珀,但现在换成了赫格塞思,一个从媒体人转型的军事背景人物。他的任命本身就带着特朗普的个人色彩,因为赫格塞思在福克斯新闻上经常支持特朗普的观点。 这次打击选择的时机也很微妙,就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开始没多久,美军已连续进行了十几次类似任务。 具体到这次事件,赫格塞思在X平台上发了视频,显示美军使用精确武器击中目标船只。他把这些贩毒组织比作基地组织,说要像对付恐怖分子那样追捕他们。这话听起来挺硬气,但实际操作中,美方很少提供详细证据,比如船上到底有多少毒品,或者这些人是哪个组织的。媒体报道显示,这次船只位于国际水域,靠近委内瑞拉海岸,美方称其沿已知贩毒路线行驶。 打击后,美军回收了部分残骸和毒品样本,但没有公布具体数量或来源分析。 9月3日,赫格塞思宣布首轮打击,击沉一艘船,造成11人死亡。当时特朗普政府称这是针对委内瑞拉卡特尔的开端。 接着在10月,行动扩展到东太平洋,10月17日击杀三人,声称目标是哥伦比亚民族解放军运营的船只,尽管该组织否认涉毒。 10月24日,又一次夜间打击,杀死六人,美方说船只属于阿鲁阿火车帮。 10月27日是最血腥的一天,三次打击杀死14人,还有一人幸存,被移交给墨西哥当局。 10月30日,东太平洋另一艘船被击,四人丧生。 这些行动的频率越来越高,从每周一次到几乎隔天都有。 特朗普在白宫会议上指示赫格塞思通知国会,但实际执行中,国防部限制了军方官员与国会的直接沟通,需要事先批准。 这让一些议员不满,觉得透明度不够。民主党人和部分共和党人批评这些打击违反国际法,因为针对非作战平民的故意攻击是非法的,即便他们涉嫌犯罪。 联合国专家也表达担忧,说这可能构成战争罪。 10月24日,赫格塞思下令派航母打击群到加勒比海,包括福特级航母和多艘驱逐舰。 这被视为自1965年以来该地区最大海军集结,比1989年入侵巴拿马的禁毒行动还大。 9月10日,成立了新的联合特遣队,由海军陆战队第二远征部队领导,覆盖拉美和南美司令部区域。 这些部署不光是禁毒,还被解读为对委内瑞拉的威慑。特朗普长期批评尼古拉斯·马杜罗政权,指责其庇护贩毒。 许多观察者认为,这次行动借禁毒之名,实际是为潜在干预委内瑞拉铺路。 国际反应分成两派。一些拉美国家如多米尼加合作,提供情报和联合行动,比如10月3日回收了377包可卡因。 哥伦比亚也分享情报。但委内瑞拉强烈抗议,称侵犯主权。 墨西哥接受幸存者,但整体上,拉美国家召开会议讨论美方行为。 权利团体谴责这些打击,说已造成65人死亡,却缺乏独立验证。 国内来说,特朗普的支持者觉得这体现了他的强硬形象,帮助他稳固选民基础。民调显示,在禁毒议题上,他的支持率有小幅上升。 但批评者指出,每天有300美国人死于过量用药,单纯军事打击治标不治本,需要更多预防和康复投资。赫格塞思把国防部叫“战争部”,这在历史上是二战前的叫法,现在听起来挺复古,但也反映了特朗普政府的军事化倾向。 法律专家说,国际法禁止针对嫌疑犯的致命力,除非他们直接参与敌对。 美方很少给目标投降机会,直接打击。10月16日的一次行动首次有幸存者,两人被遣返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 这显示美方避免拘留,或许是为了绕开法律麻烦。国会听证会上,赫格塞思解释必要性,但没说服所有人。 总体上,这次系列打击标志着特朗普第二任期的安全政策方向。禁毒是幌子,还是真决心?威慑委内瑞拉是附带,还是主目标?这些问题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