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分钟,11次出手,4记三分,17分。”鄢手骐的数据单像一份简历,递到每个熬夜看球的辽宁球迷面前——“我尽力了,你们还骂吗?” 同一晚,赵继伟只撑了7分钟就被队友背回更衣室,脚踝肿成馒头。 没有他的辽宁队,失误像多米诺骨牌,一倒就是13次。 高诗岩抡了29分钟,22分4篮板4助攻,赛后喘成破风箱:“我打得像外援,可对面有五个。” 更扎眼的是原帅:27分钟,4投1中,0篮板0助攻,正负值-19。 弹幕刷得飞起——“这哪是射手,是送分童子。”可没人提他赛季三分命中率38%,手凉一场就被判“死刑”,职场也不过如此。 广东那边,周琦18+12,轻描淡写。 镜头扫过,他拍了一下辽宁替补席,像在说:“缺了发动机,再好的车也上不了坡。” 输球73-92,数字冷冰冰,背后却是“少一个人,垮一条线”的残酷公式。 全运会没有外援,本土球星就是天花板,天花板裂了,屋子立刻漏风。 所以,别急着把锅扣给鄢手骐或原帅。 31分钟的高效,救不了一支伤掉大脑的队;一场手感断电,也不该抹掉整个赛季的准星。 真正该问的是:当核心倒下,第二方案在哪里? 如果答案还是“死艹主力”,那下一场,可能只剩高诗岩一个人抡到抽筋。 哨声结束,观众散场,只剩标语亮着——“他出场31分钟”。 31分钟够让一个人从英雄到罪人,也够让一支队从夺冠热门到提前算分。 篮球不会说谎,它只把漏洞放大给你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