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你根本想象不到,九十年代初那会儿,一整列开往莫斯科的火车,拉的不是人,是江湖。

你根本想象不到,九十年代初那会儿,一整列开往莫斯科的火车,拉的不是人,是江湖。 车厢里塞满了中国的皮夹克、暖水瓶、方便面。车窗外,站台上全是金发碧眼的俄罗斯老哥,手里攥着望远镜、呢子大衣,甚至还有……飞机零件。 车一停,窗户就是柜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那时候卢布跟纸没区别,都是以物易物。 干这事儿的,都是些什么人? 咱们东北那旮沓的普通人。可能昨天还在菜市场卖豆角,今天就敢把全部身家换成羽绒服,往西伯利亚的冰天雪地里闯。 你说他们懂什么国际贸易、汇率结算吗?懂个屁。 他们只懂一个最朴素的道理:那边缺裤子,我这儿有。我拉过去,就能换回来他们那边多得是、我们这边稀罕的钢材木头。 就这么简单。 那是一场属于草根的狂欢,也是一次赌上性命的冒险。 火车上被抢是家常便饭,黑吃黑更是防不胜防。 但撑过来的人,揣回来的第一桶金,是实打实的硬通货。那笔钱,后来在国内,变成了厂房、生产线,变成了一个个我们今天熟悉的企业。 很多人觉得“倒爷”这词儿,有点投机倒把,上不了台面。 但说真的,在那个特殊的历史当口,是这帮最不起眼、最有野性生命力的人,用最原始的方式,硬生生砸开了一扇窗,让两个国家最需要的东西,开始流通。 这背后哪有什么宏大叙事,就是一群想让家人过上好日子的普通人,干了件惊天动地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