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当日本记者在浦东机场,看到前往日本的值机柜台前,排起长队的中国人。估计心情复杂极

当日本记者在浦东机场,看到前往日本的值机柜台前,排起长队的中国人。估计心情复杂极了。 11月15日,上海浦东机场T2航站楼,日本航空的值机柜台前排起了长龙。队伍里有拖着Hello Kitty行李箱的小姑娘,有拎着公文包的中年外贸商人,也有挽着胳膊的老夫老妻。 没人会刻意无视官方提醒,只是很多人的行程早已和现实利益、生活规划牢牢绑在一起。 外交部的提醒绝非空泛警告,背后藏着切实的安全风险——今年以来,日本针对中国公民的违法犯罪案件多发,多起遇袭事件至今未侦破,治安环境持续恶化,加上日本领导人近期发表涉台露骨挑衅言论,直接让在日人员的安全风险飙升。这些信息通过正规渠道公开发布,排队的旅客不可能毫无察觉。 拎公文包的外贸商人心里比谁都清楚风险,但手里的订单不等人。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2024年两国贸易总额达3083亿美元,从电子元件到汽车零部件,太多合作需要线下对接细节。 他包里揣着样品和合同,若不能按时赴日敲定生产线进度,下游厂商可能面临停工,损失远超往返成本。航司虽推出12月31日前的免费退改政策,但合同里的违约条款容不得他轻易延期,这是生意场上的无奈选择。 挽着胳膊的老夫老妻则在心疼提前垫付的开销。11月本是日本枫叶季,他们三个月前就订好了札幌的温泉酒店和往返机票,当时日本签证政策刚放宽,单次签无需存款证明,流程便捷得让他们立刻下了单。 如今若取消行程,酒店预付款不退,机票只能折价转让,小两万的支出对退休家庭不是小数目。他们反复刷过驻日使馆的安全提示,最终抱着“不去偏僻地方、少夜间出行”的侥幸心理还是来了。 拖着卡通行李箱的小姑娘,更多是被长期形成的出行惯性裹挟。前三季度中国赴日游客已达748.7万人次,占日本入境游客总数的四分之一,身边同学朋友常分享日本旅行见闻,让她对安全风险缺乏直观认知。她没经历过复杂的国际局势,只惦记着早就列好的动漫周边清单,对父母反复叮嘱的“少和陌生人搭话”也只当耳旁风。 日本记者的复杂心情里,藏着庆幸更藏着尴尬。庆幸是因为中国游客支撑着日本旅游业的半壁江山,野村综合研究所测算过,若中国游客大幅减少,日本GDP将跌0.36%,损失超千亿人民币。17日开盘,资生堂、优衣库等依赖中国消费的企业股价暴跌超6%,更印证了这种依赖。 尴尬则源于本国的所作所为——一边享受着中国游客和贸易带来的红利,一边放任治安恶化、放任政客发表挑衅言论,这种矛盾让他们面对中国旅客时难掩心虚。 但排队的人群里,已有微妙的变化在发生。几个年轻人在值机时反复询问航司“日本当地是否有安全预警跟进”,有人手里攥着打印好的驻日使领馆紧急联系方式,还有商务旅客坦言“这是今年最后一次赴日,后续洽谈尽量转线上”。这些细节说明,提醒并非毫无作用,只是未能立刻扭转已成型的出行计划。 更值得深思的是,这种矛盾背后的深层逻辑。中日之间紧密的经贸联系和文化交流惯性,让人员往来很难因短期预警就彻底中断。 但安全永远是底线,日本若持续放任治安恶化、触碰外交红线,再火热的出行热潮也会冷却。中国游客的脚步或许暂时没停,但心里的天平已开始倾斜——毕竟没人愿意拿安全换旅程或生意。 官方提醒的意义,从来不是强制禁止,而是把风险摆在台面上供人权衡。那些依然选择出发的人,有的是出于现实无奈,有的是低估了风险,但无论何种原因,都该把安全防护做到极致。日本更该明白,中国游客的热情不是理所当然,唯有守护好安全环境、尊重外交底线,才能留住这份往来的温度。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

红色感叹号
红色感叹号 16
2025-11-19 17:45
好言难劝该死的鬼
用户65xxx93
用户65xxx93 4
2025-11-19 18:59
错,现实情况是航班减少的太多,回去的人自然全集中在有限的航班那里,排队是必然的!
海蓝
海蓝 2
2025-11-19 22:31
有些人是身在大陆,心在日本,现在双方有矛盾,他们必须要身心如一的表明自己的立场。去吧,去吧,愿你们一去不回。
墨里春秋
墨里春秋 1
2025-11-19 22:18
都是在华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