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代中印谈判时,三哥见我国有点让步的意思,一激动开出了条件,表示整个西藏、川西都要,然后要求驻军成都。 1960年4月19日,周恩来总理飞到新德里机场,印度那边搞了欢迎仪式,有仪仗队和民众围观,但边境小摩擦已经让空气有点不对劲。周恩来这次来是为了缓和边界争端,那时中国内部经济在调整,外部压力大,想稳住西南边。代表团带了方案,准备在谈桌上灵活点。尼赫鲁亲自接机,在机场讲话说要和平解决,但印度国内对西藏事态意见很大。 谈判从4月20日开场,主要在新德里总统府和总理官邸,每天几小时,持续七天。双方高层、外交秘书和军方顾问都参加,桌上放地图和档案。周恩来先提综合方案:中方愿承认东段麦克马洪线南边约9万平方公里的藏南归印度,作为换取,印度承认西段阿克赛钦约3.8万平方公里的现状。这总面积近12.8万平方公里,中方还建议设20公里非军事区,军队后撤,避开冲突。代表团秀了清代地图和新疆档案,说阿克赛钦自古属新疆,那里的公路连新疆和西藏,战略关键。 印方没积极回应,尼赫鲁开场就说印度边界基于英国殖民协议,不容谈,藏南和阿克赛钦都属印度。他引用1914年西姆拉会议文件,中方说那协议中国中央政府没签,没效。第二天,印度外交官细说立场,要中方全撤阿克赛钦,接受麦克马洪线东段。尼赫鲁说接受中方方案会遭议会反对,影响执政。双方比地图,中方给实地数据,印方靠殖民勘界报告,争得挺烈,会议暂停私聊。 第三天分歧更深,印度在地图上扩标记,不止要藏南全境和阿克赛钦全控,还提缓冲地带,说为边境安全。起初是分隔军队的中间区,但印方越说越大,盖住西藏高原大部,甚至伸到青海和四川西部,当缓冲组成部分。尼赫鲁在记录里提这种安排来自英国殖民对南亚地缘的想法,包括尼泊尔缅甸融入印度影响。他公开信里说这些地应进更大联邦,维护稳定。印度军方顾问加强要求,说缓冲区得包括整个西藏和川西,防潜在冲突。 中方对印方条件反对强烈,周恩来重申西藏1951年起属中国,不会谈主权让渡,更不允许外国军队进内地。周恩来指出这超边界,碰国家核心。第四天看更多证据,中方引唐代起阿克赛钦管辖记录,印方说麦克马洪线经英国和西藏地方协商,有效。印方私下说缓冲区需印度监督,在区内驻军执行协议,具体说成都设军事点,当管理延伸。这等于要中方让大片内地,印军占关键城市,名义和平,实际扩势力。 中方震惊,周恩来会上说中国已控相关地多年,外军要求不可接。他建议官员级后续谈细节,印方坚持原位不动。第五第六天转技术层,交换勘界报告和照片,中方秀阿克赛钦公路照,证战略值,印方给藏南居民证言管辖据。尼赫鲁移话题,说不结盟合作,但边界无突破。德里街头有抗议,印媒报中方方案为让步,助长印强硬。 4月25日周恩来走前,签联合公报,只同意继续官员对话,分歧没小。印方从初见中方灵活误判弱点,条件升级,源于尼赫鲁自信。那时印度承英国铁路5万公里、官僚和工业,通过土邦并成统一国,尼赫鲁威望高。国际上不结盟领袖,得美苏援,经济稳,把中方善意当机会。谈后官员磋商6到12月三轮,出边界官员报告,仍无共识,埋冲突隐患。 谈崩后,印度1961年推前进政策,在争议区建哨所,推进实际控制线北侧,多次小交火。中国警告无效。1962年10月20日,中国军队自卫反击,速进东段藏南和西段阿克赛钦,占关键道。印度军高海拔作战溃败,丢数千平方公里,德里一度紧急。战持续月,印度损1383阵亡、近4000俘,中国损722阵亡。 11月21日,中国单方停火,撤到实际控制线后20公里,放俘。战后印度军重组,买苏联米格-21。尼赫鲁遭国内批,认对华政策错,国防部长克里希纳·梅农辞。威望损大,国会压力增,健康差。 1964年1月尼赫鲁中风住院,5月26日从德拉敦回德里,次日凌晨背痛,心脏停,下午1时44分去世,74岁。遗体德里陈列,次日香提万火化,150万悼。拉尔·巴哈杜尔·夏斯特里继任,总理边境遗留问题影响中印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