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溢出屏幕的疼痛,叫十指连心:它们很可能又红又肿,甚至化脓……轻轻一碰就疼得直抽冷气!
可杨先生的手指,看着和正常手指没什么区别,但当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甲病联合门诊赵琦辉副主任医师轻轻碰了一下,他就发出了“啊”的一声惨叫……
指甲痛时不时袭来
拔了指甲,也没有用!
今年刚迈过35岁的杨先生,已经被莫名的指甲痛困扰多年。
“一开始只以为是不小心哪里磕到了,看看指甲也没有啥异常就随它去了!”之后数年,虽然指甲也会像针扎一样疼,但杨先生始终没有注意,忍忍就过去了。
4年前,他的手只是不小心磕碰了一下,一股剧痛却从指甲一路传到了胳膊,迟迟不消退,直到整条胳膊彻底麻掉。以为是甲沟炎的杨先生在当地进行了拔甲治疗。

就诊时的指甲医院供图
可没想到,莫名的指甲痛和指甲一起回来了:敲键盘疼,指纹解锁疼,轻轻一碰疼,甚至洗手、睡觉时也会疼,一到冬天还会加重。就像“容嬷嬷”一直跟着,时不时就往指甲里扎两针。
“真要说异常,就是新长出来的指甲不太平整,还有白白的竖纹!”今年8月,百思不得其解的杨先生在朋友的推荐下找到了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甲病联合门诊。
指甲下也会长肿瘤?
医生给他的指甲开了“一扇小窗”

赵琦辉副主任医师为患者进行磨甲医院供图
接诊的赵琦辉副主任医师和刘泽虎主任医师在仔细询问后,对他进行了触诊,便有了开头的一幕。
“你很可能是指甲下长了个肿瘤,甲下血管球瘤!”赵琦辉解释,甲下血管球瘤是一种起源于血管球体的良性肿瘤,常发生于手指或足趾的甲床区域,比如食指、中指。虽然它是良性的,但带来的疼痛却让人难以忍受,尤其是对温度变化和压力异常敏感。若任由肿瘤生长,压迫指骨,还可能致使甲床萎缩或永久变形。

彩超画面医院供图
彩超结果印证了医师们的判断:指甲下的肿瘤直径有0.8厘米大,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这一次手术不需要拔甲,我们会在你的指甲上开一扇窗,”赵琦辉和刘泽虎细心地给他解释道,“完整切除瘤体后,再将指甲盖回去,既保留了指甲功能,又可以减轻疼痛保护创面。一般3-6个月指甲可完全恢复。”
在接受手术治疗取出一颗「小樱桃」后,杨先生就摆脱了莫名的指甲疼,目前指甲也完好如初。
指甲出现这些情况要注意
近期如加重,及时就医

刘泽虎主任医师为患者检查趾甲医院供图
“因为肿瘤隐藏在指甲下的深部甲床,很多患者会认为是甲沟炎、甲损伤引起的,”刘泽虎解释,“门诊中像杨先生一样拔过甲的患者也不少。”
在生长过程中,甲下血管球瘤其实也会发出一些警报,最明显的就是这三连警报:
间歇性剧痛:即使未受触碰,也可能出现电击样、灼烧样或刀割样剧痛。
难以忍受的触发痛:穿鞋、剪指甲、敲键盘等轻微压力,都可引发剧烈疼痛。
冷敏感痛:接触冷水、冷空气或突然升温时疼痛加剧(如冬季洗手、夏季进入空调房)。
当然,指甲上也可能出现一些蛛丝马迹,比如指甲下有长期不退的蓝紫色或暗红色斑点,甲局部凹陷、隆起或是和杨先生一样的纵向裂隙。用针尖或笔尖轻压甲床,可以找到痛点等。
刘泽虎提醒,最近气温骤降,寒冷会刺激血管球体,导致疼痛更加敏感。如果有类似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在临床上,甲下血管球瘤的诊断除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也需要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磁共振等辅助检查,明确诊断,同时了解血管球瘤的大小、形状和准确的解剖位置,以及是否存在骨质破坏,便于制定治疗方案。

核磁共振下的甲下血管球瘤(非本文患者)医院供图
做好这些事
一起保护你的指/趾甲
指甲是为保护我们的手指、脚趾而存在的,但是它一旦生病,却给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的痛苦。
如何避免指甲出现健康问题?做好这些事,一起保护好我们的指/趾甲!
减少物理压迫:避免长期穿高跟鞋或尖头鞋挤压脚趾,攀岩等剧烈活动时,穿戴好护具。
正确处理外伤:若指甲被砸伤、刺伤或撕裂,及时消毒并保持清洁,避免感染诱发异常修复反应。
不要过度的修剪指(趾)甲:剪到比下面的甲板长2毫米左右即可,剪出自然弧度,这样既避免了受伤的危险,又不容易藏污纳垢。
注意指(趾)甲卫生:避免抠、咬指指(趾)甲,不要随意用手撕倒剪皮,平时用干净无菌的指(趾)甲剪修剪指(趾)甲和倒剪皮。
合理膳食,保证充足营养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