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联合国大会上,日本冲击“入常”失败,四常都没想到,中国这么刚!日本的代表站在联合

联合国大会上,日本冲击“入常”失败,四常都没想到,中国这么刚!日本的代表站在联合国大会上,嗓门很足,态度不卑不亢,话里话外透着自信。我国代表傅聪直接接过话筒,干脆利落地回了句:“日本没有资格”。 联合国的议事大厅里有过无数次激辩,但鲜少有这样一种近乎凝固的尴尬——那是当资本的傲慢撞上历史铁壁时发出的闷响。这不仅仅是一场外交会议的冷场,更是日本持续了四十七年的政治幻觉被无情戳破的瞬间。 现场的气氛在这一刻变得极为微妙。当日本代表试图再次搬出那些惊人的账单——累计向非洲和东南亚投入超过3200亿美元援助,试图证明自己理应在安理会拥有一把交椅时,回应他们的却是列强们意味深长的沉默。 美国代表低头翻阅文件,英国代表不动声色,而真正打破这种“有钱能使鬼推磨”幻想的,是中国代表傅聪那一席话。 他并没有针对具体的金额反驳,而是抛出了一个令东京无法回避的命题:常任理事国承载的是对战争与和平的历史担当,这份沉甸甸的“国际信任”,从来不是转账记录能够购买的商品。 这恰恰击中了日本逻辑的死穴。从1980年首次提出诉求,到2005年拉着“四国联盟”试图强行闯关,日本的外交逻辑始终停留在“商业交易”的层面。 然而,就在他们大谈对发展中国家贡献的同时,2022年在安理会担任非常任理事国期间对涉乌决议投下的那张弃权票,却暴露了其“选择性正义”的投机底色。 你想当世界的裁判官,却在关键时刻只算计自己的得失,这种“做生意”的心态,让周围的邻居如何放心? 更别提福岛核污水排海这种“以邻为壑”的决定,早就在东亚各国心中拉响了责任感缺失的警报。 如果说经济账还可以通过辩论来粉饰,那么日本在军事与地缘政治上的危险试探,则直接撕下了“和平国家”的画皮。 高市早苗那句“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甚至将台海局势上升到日本的“存亡危机”,与其说是外交失言,不如说是图穷匕见。 这就是最大的讽刺:一边在纽约的圆桌上喊着要维护世界和平,一边在东京的议会里推动引进美国核潜艇、将防卫预算推高至GDP的2%,甚至把反舰导弹部署在直指海峡的西南诸岛。 这些行动与《日本可以说不》中那种渴望拥有核武、摆脱战后秩序的右翼幽灵遥相呼应。在遭受过侵略的亚洲国家眼中,南京大屠杀的记忆尚未褪色,教科书的改写仍在继续,靖国神社的香火未断,如今又要在战后秩序上打“擦边球”。 傅聪在会上对于规则和底线的强调,与其说是反驳,不如说是代表历史真相进行的“对于二战胜利成果的再确认”。 事实上,安理会这张桌子,从摆下的那一刻起,就有其特定的准入规则。美国虽然表面上不愿公然驳斥这位“盟友”,心里却打着自己的算盘:一个经济强大且不再受控的日本进入核心决策圈,绝非华盛顿所乐见。俄、英、法三国更是心照不宣,谁愿意主动稀释手中的否决权? 更深层的障碍埋在法律的基石里。当那些激进的政客试图抹去历史污点时,却选择性遗忘了高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联合国宪章》第53条关于“敌国”的定义依旧有效,而第109条规定任何架构修改需五常一致同意。 只要日本无法真正从二战加害者的身份中走出,无法清理殖民历史遗留的皇民化毒素,这些法理条款就是无法逾越的天堑。 随着联合国秘书长最后重申2758号决议原则,明确台湾地位不容置喙,日本构筑的那套“危机叙事”彻底失去了法理支撑。 这场博弈最终告诉世人:安理会的门槛,不仅在于现在的实力,更在于对过去的诚实。当历史真相被刻意遮蔽,再高超的外交手腕和金钱攻势,最终也只能是一场无人喝彩的独角戏。 信息源:《日本还想“入常”? 中方:没资格!》京报网

评论列表

赤翼翔天
赤翼翔天 5
2025-11-22 20:54
二战战败国能入常,二战不是白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