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意义的科研,离不开三个关键素质:1. 对自己能力的“宏大错觉”——这不是自负,而是必须战胜统计概率的勇气。没有这种信念,你永远不会开始冒险突破现状。2. 对美感与和谐的敏锐判断力——这是在缺乏实验证据前筛选想法的指南针。优雅和简洁往往预示着正确,丑陋和杂乱则可能是误入歧途的信号。3. 对繁琐细节的“非理性”热爱——编码、数据清理、调试,这些低层次工作是把想法变成现实的引擎,没有它,任何幻想都难以成真。缺一不可: 只有错觉+美感,没有执行,变成“空想家”; 只有错觉+执行,没有美感,陷入复杂混乱; 只有美感+执行,没有错觉,做优秀技术员却难以创新。 三者紧张共鸣,才能撕开现实的新层面。这不仅是科研的真谛,也是创造任何新事物的必备动力。敢于下注,拥抱不确定,坚守美学,踏实苦干,才能在漫长探索中走向伟大。现代AI工具虽简化了部分“繁琐”,但“错觉”和“美感”的力量依旧不可替代。科研不是童话,代价昂贵,但恰恰因为如此,才极具价值。原文:x.com/francoisfleuret/status/19922420763823394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