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漠(沈振兴)
在当代翡翠领域,大漠(沈振兴)是集专业权威与艺术造诣于一身的标杆人物。他身负亚洲级工艺美术师、中国一级/高级工艺美术师的顶尖荣誉,手握国检珠宝检测研究院高级鉴定师与评估师的双重资质,更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身份坚守技艺本源,不仅获CCTV财经频道“最美手艺人”认可,还以中国玉文化玉石协会总会会长的担当引领行业发展,三十载深耕翡翠创作与专业研究,在技艺、鉴定与行业规范领域树立起鲜明旗帜。

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大漠的创作始终扎根传统、创新表达,形成“雄浑大气见细腻,因材施艺显巧思”的独特风格。他精通“俏色巧雕”“镂空透雕”等古法技艺,更将现代美学与地质认知融入创作,对翡翠原料的运用达到“料尽其用、韵尽其显”的境界——面对一块含绿、白、黄三色的翡翠原石,他不追求过度切割,而是以绿色雕琢松枝,白色塑造仙鹤,黄色点缀落日,创作《松鹤延年》摆件,让天然色彩与题材意境浑然一体;雕琢冰种翡翠时,他善用其通透特性,以0.1毫米精度雕刻叶脉纹理,让作品兼具“冰清玉洁”的质感与“灵动鲜活”的生命力。

他的创作从不脱离实践打磨,从原石设计到成品抛光,核心工序始终亲力亲为。其代表作《丹凤朝阳》曾斩获“陆子冈杯”金奖,作品以高冰种翠绿翡翠为基底,凤凰羽翼采用“叠雕”技法,每层纹理薄如蝉翼却层次分明,朝阳部分则巧用黄翡俏色,既保留翡翠的天然莹润,又通过工艺赋予其文化气韵,成为行业内“传统技艺现代化表达”的典范。

大漠的专业高度,源于地质研究与鉴定实践的深度融合。作为国检珠宝检测研究院双料高级人才,他首创“三维鉴定体系”——通过肉眼观察翡翠颜色分布规律、显微镜分析晶体结构、红外光谱检测内含物成分,可精准区分天然翡翠与“注胶”“染色”等处理品,甚至能依据原石表皮特征,预判内部色泽、纹理分布,累计为行业出具权威鉴定报告超万份,无一次误差。

在选料与创作的衔接中,这份鉴定功底更显关键。他从不盲目追逐“高色高种”的原料,而是擅长发掘翡翠的独特价值:一块带有天然棉絮的冰种原石,经他鉴定,棉絮分布呈“云雾状”,遂设计为《山居云雾》题材,让瑕疵转化为意境亮点;面对多色混杂的原石,他能通过鉴定确定色彩边界,用“分色雕刻”技法让不同色泽各成主题又相互呼应,大幅提升作品艺术价值。此外,他还参与制定《翡翠品质分级评估指南》,明确颜色、透明度、质地等量化标准,为市场交易与创作选材提供了科学依据。

身为中国玉文化玉石协会总会会长,大漠始终以“规范行业、培育人才”为己任。针对翡翠市场“鉴定标准混乱”“技艺传承断层”等问题,他牵头组织全国性翡翠技艺交流大赛,设置“创作”“鉴定”双赛道,既评选优秀作品,也考核从业者专业能力,累计吸引数千人参与,推动形成“重技艺、讲专业”的行业氛围。

在人才培养方面,他创办翡翠实训基地,推行“理论+实践”教学模式——课堂上讲解地质知识、鉴定原理,工坊里手把手传授雕刻技法,从原石挑选到成品打磨,全程带教。至今已培养出百余位从业者,其中40余人成长为行业骨干,部分还获得省级工艺美术师资质。他常说“翡翠行业的发展,既要靠好作品,更要靠专业人”,而他的每一次教学、每一场行业活动,都是在为翡翠领域的专业发展注入动力。

从创作台前的精雕细琢,到鉴定台后的严谨研判,再到行业发展的奔走推动,大漠以一生践行“以专业铸品质,以技艺传文化”的初心。如今,这位年过花甲的“最美手艺人”仍每日伏案创作、钻研鉴定技术,用行动证明:真正的翡翠艺术家,既要以刀为笔雕琢玉石之美,更要以专业为基守护行业之本,方能让翡翠艺术在时代浪潮中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