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这段英雄辈出的历史中,一批杰出的英雄人物不仅留下了传世英名,更是在死后被推上神坛,成为了受后世供奉的神灵。
这些人物由人成神的过程,大部分还是因为在民间脍炙人口,渐渐就被神化!
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
首先就是大家最为熟悉的,关羽!
隋朝时,佛教为扩大影响力,将关羽吸纳为佛门护法神“伽蓝护法”。
北宋时期,道教也将关羽纳入神仙体系,宋徽宗正式加封关羽为“崇宁真君”。
明清两代,关羽的地位更是达到顶峰,被封为“关圣帝君”、“关圣大帝”等。
清朝时关羽的封号甚至长达二十六字:“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
关羽成神的背后,除了其忠义勇武的形象深入人心,还有历代统治者的政治考量。他们看中关羽的忠义形象,以此强化忠君思想;同时利用关羽在民间的声望,缓解政权与百姓之间的矛盾。
就连关羽身边的周仓也借光成了神明,念其对关羽的忠心不二,被后世封为“威灵惠勇公”,成为了关羽信仰体系的一部分
下面就是关羽的义弟张飞了,死后同样走上了神坛。虽然知名度和关羽比差一点,但是成仙时间一样挺早!
《太平广记》中记载,张飞被视为“阳关神”。
还有一位可能知道的人就比较少了——马超,这位被称为“锦马超”的西凉名将,因其勇武深受羌人、氐人拥戴,被奉为“神威天将军”。
明代官方修编的道藏《正统道藏》中,马超被列为七十二阴雷部神将之一。
清末以后,河南、河北、陕西等地民间有将马超视为门神的习俗。台湾的一些庙宇,如桃园八德慧苍慈惠堂、昭烈帝庙等,则将马超奉为“马圣帝君”。
在台湾还有信众将赵云尊称为“赵圣帝君”,并兴建庙宇供奉。作为蜀汉五虎上将之一,赵云的个人魅力和胆识过人,成为后世追捧的对象。
看起来除了黄忠其他四位都成神了?你们是觉得黄忠老了不中用吗?
丁奉作为东吴后期名将,一生征战,侍奉了从孙权到孙皓四位吴国君主。
丁奉最著名的战绩是在东兴之战中“雪中奋短兵”,大破进犯的魏军。
他还在吴景帝孙休在位时,设计除掉了权臣孙綝,被拜为大将军。
丁奉去世后,百姓为了纪念他,在安徽宣城金宝圩建造了总管庙,立丁奉像于内,尊称他为“总管菩萨”,四季香火不断。
后来,丁奉更被追封为“靖江侯王”、“靖天世帝君”等神号。
从“总管菩萨”到“靖天世帝君”,丁奉的神化过程体现了民间信仰与官方认可的结合。
还有一位也是一位猛将!甘宁甘兴霸!他少年时曾是地方上有名的“锦帆贼”,常在地方上胡作非为,抢劫财物。
甘宁骁勇善战,屡立战功,曾与鲁肃一起抵抗关羽。 孙权曾赞叹道:“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相敌也”。
甘宁死后,在南宋时被加封为“昭毅武惠遗爱灵显王”, 东吴百姓对甘宁十分崇拜,还建有甘宁庙供奉
更有意思的是东吴这个地方还诞生了两位阎罗,一个是蒋歆蒋子文,一个是吕岱!
不过蒋子文应该可能更早一些,在《搜神记》说,蒋子文东汉末年为秣陵尉,而在“吴先主之初”他已经成神显灵。
至吴大帝立都,子文乘白马,搔头执鸟羽见形。——《太平御览·地部六》引《金陵图》
最后应该是魏国了!好像真没啥可说的,好像唯一撘点边的就是邓艾转世助李世民大败敌军,为啥魏国几乎没有呢?
道理也很简单,魏国曹家父子所作所为不符合儒家文化,司马更是一地鸡毛!所以基本就没啥被追捧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