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在找太阳的兄弟姐妹,那些失散了几十亿年的恒星家人。银河系这片星辰大海里,孤独的旅者从不是太阳。大约46亿年前,一个由气体和尘埃构成的星云里,它和成千上万颗恒星一起诞生,同一片摇篮曾被它们共享,最初的星团随之组成。后来,银河系的引力扰动,星团慢慢瓦解,太阳和它的兄弟姐妹也散了,它们各自踏上不同的轨道。银河系的千亿颗恒星里,这些失散的恒星家人,我们能不能找回来?

星云里,恒星常在这里诞生。某种扰动,比如超新星爆炸,触发气体坍缩时,一批恒星就会形成。在一个开放星团里,太阳诞生,引力坍缩和能量释放这个过程,它和数千颗恒星一起经历过。相同的DNA,这些恒星都有,它们年龄相仿,还共享了原始星云的化学元素。恒星的集体诞生和自然界里的共生现象有共通之处,不是谁依附谁,而是一起从混沌里熬出秩序,这群孩子里,太阳是我们最熟悉的一个。
诞生时彼此靠得很近的恒星,没料到银河系的引力场会这么不稳定。星团围绕银河中心旋转的时候,旋臂、巨分子云和其他恒星的引力干扰会在它身上作用。星团慢慢膨胀、变松散,最后瓦解了。原生星团里,太阳可能就是这样被甩出去的,银河里的孤独旅程,它就这么开始了。星团的瓦解和地球上的族群迁徙有相似的逻辑,不是故意要分开,是环境推着大家往不同方向走,宇宙里的环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引力。

比对恒星的化学成分,是科学家找太阳的兄弟姐妹最先想到的招。同一片星云,是它们共同的诞生地,高度相似的微量元素丰度,这些恒星该有。天文学家能靠高分辨率光谱分析,给每颗恒星建化学指纹,给人做基因检测的精准度,这种分析同样具备。在星团M67内,不少恒星和太阳的元素具有非常接近的比例,年龄也相仿,以前科学家都怀疑这儿是太阳的老家。
仅凭化学成分,还不够确认血缘关系。不同星云可能具备相似的化学背景,误认容易发生。第二种方法,追踪恒星的运动轨迹,科学家把它加了进来。欧洲航天局的盖亚空间望远镜,天文学家靠它能精确测量恒星的位置、速度和运动方向,过去数十亿年的轨道历史,能这样反推出来。如果说,某颗恒星曾和太阳在相同时间、相同地点出发,那它很可能就是太阳的兄弟或姐妹。

这场星际寻亲里,几个候选者已经被科学家圈了出来。武仙座方向,HD 162826在那儿,年龄、化学成分和运动轨迹都跟太阳特别像,现在最有可能的太阳兄弟之一,便是这颗恒星。另一颗HD 186302,还被称作太阳的双胞胎,元素组成接近它,年龄也和太阳一致,迄今为止最有力的候选者,便是这颗恒星。这些恒星家人若能说话,46亿年前那个星云里,到底发生了多少我们不知道的事,会不会告诉我们?我们只能靠望远镜和光谱,一点点把当时的样子拼出来。
寻找太阳的兄弟姐妹,不只是出于好奇,我们对太阳系起源的理解,和这件事紧密相关。这些恒星被研究后,我们能还原太阳诞生的环境,它形成时的银河位置、星云成分能一并搞懂,生命起源的一些线索,这样被我们慢慢揭开。这些恒星周围有类地行星,孕育生命的可能,说不定那儿存在。这件事不只是认亲那么简单,太阳的家人在哪儿被知道,我们自己的宇宙祖籍随之弄清,能帮我们更清楚自己在宇宙里的位置。

科学进步正帮我们一点点靠近那个失散的恒星家庭。太阳家族树,未来能画出来,宇宙里更多亲人的踪迹,我们能找到。这场跨越数十亿年的星际寻亲,还会继续写下去,我们对宇宙根源的探索,它会记录,我们对星辰的敬畏,它会承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