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沉默的荣耀》热播,让吴石等隐秘战线上的革命先烈事迹为众人所知,剧集大热后,吴石将军的事迹引来了无数观众的敬仰与追思。吴石、朱枫、陈宝仓三位烈士的纪念地迎来大量祭奠者,鲜花不断、哀思不绝,然而,与他们一同在台北马场町就义的聂曦烈士,骨灰下落却成谜多年,成为公众心中的隐痛。

近日,一位在台博主历经波折,终于找到了聂曦骨灰的存放地——它并未入土为安,而是静置于纳骨塔的方格中,与战友们的哀荣形成鲜明对比。英雄遗骨未能魂归大陆,享受哀荣,这背后,又是一桩令人痛惜的往事。
聂曦牺牲于1950年,生命终结时年仅33岁。就义前,他身穿白衬衫,从容面对枪口,留下被称为“最具震慑力的就义照”。然而,英雄慨然就义,英魂归处却坎坷重重。

白色恐怖时期,聂曦的妻子高秀娟因遭受特务迫害精神崩溃,骨灰由表妹杨韵清冒险认领。为避祸端,骨灰盒未刻姓名,仅以编号匿藏于台北纳骨塔,这一放便是数十年。
与其同行的吴石、朱枫、陈宝仓,骨灰均已回归大陆,安葬于烈士陵园。唯聂曦遗骨长期“失语”于历史角落,若不是有心人苦寻,说不定再难出现在公众面前。
这种差异背后,是特殊年代下亲属的无奈——认领骨灰意味着政治风险,可埋首赴台的隐秘战线英烈,牺牲后却不得魂归故里,不能享受后人纪念与追忆,终究难以告慰人心。

或许纪念的真正意义,绝非仅以墓前鲜花数量衡量。但聂曦烈士之于革命的功绩,却不次于任何人。聂曦在福州冒死转移298箱绝密档案,赴台后成为情报枢纽,其贡献与勇气丝毫不逊于战友,他的骨灰滞留,是过去时代的无奈,也是一桩令人心痛的遗憾。
但好在天幸英灵,一部热播剧竟然无形间推动了网络博主将聂曦烈士遗骨寻到。虽然不在大陆,但烈士英魂的回家之日终究不再遥不可及。聂曦的亲侄孙女黄怡然曾坦言,家人愿待“真正大团圆之日”再迎骨灰回乡,这一选择,既是对两岸统一的期盼,亦是对烈士精神的深刻理解。“聂曦们”所求的从不是身后哀荣,而是信仰扎根的土地终得圆满。

如今,西山无名英雄广场上,聂曦的雕像与战友们并肩而立,目光坚定望向东南方——那片他奉献生命守护的土地。而闽清县《厚仁聂氏族谱》中,为聂曦单开的一页,静静诉说着家乡对英雄、对游子的永恒牵挂。
在台湾的纳骨塔中,那方小小的格子间里,住着一位孤独的游子,一位隐秘的英雄。那里是聂曦烈士的遗骨所在,在未来的某一天,它会和那片土地一起回到祖国怀抱,而这一天,不会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