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是一个国家的名片,一所城市的灵魂。博物馆展厅中的文物展品,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古人留给我们宝贵的“朋友圈动态”。
说起中国的博物馆,每个人最先想到的肯定就是那色彩丰富、规模宏大的故宫博物院,它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更是一座无与伦比的文化历史宝库。
全世界有四大顶级博物馆:法国卢浮宫、英国大英博物馆、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和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它们堪称世界四大艺术殿堂。
法国卢浮宫以收藏丰富的古典绘画和雕刻而闻名于世,收藏有大量珍贵文物,包括油画、雕塑、素描、版画、装饰品等,总数达3.5万件。其中“蒙娜丽莎”和“胜利女神”雕像被誉为卢浮宫的镇馆之宝。

法国卢浮宫
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拥有超过三百万件的藏品,其中意大利达·芬奇的两幅《圣母像》,拉斐尔的《圣母圣子图》和《圣家族》,荷兰伦勃朗的《浪子回头》等人的名画均极为珍贵。

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艺术博物馆之一,收藏了超过三百万件的藏品。镇馆之宝分别是法国印象派画家埃德加·德加的油画《舞蹈教室》,日本浮世绘画家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以及德国艺术家埃玛纽埃尔·洛伊茨的油画《华盛顿横渡特拉华河》。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最后重点说一下英国的大英博物馆。
这座成立于1753年,用八百多万件藏品闻名于世的大英博物馆,却是实实在在的世界最大赃物市场。

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中国馆的门口写着:中国人创造了世界上最璀璨和持久的文明。当每一个中国人看到我们的精彩历史和厚重文明时感到自豪却又心生悲伤与愤怒,游览大英博物馆的中国人没有一个可以笑着走出。
“我们不生产文物,我们只是文物的搬运工。”
“如果埃及金字塔不够大,早就被搬进大英博物馆了。”
这些调侃的话却反映了英国人曾经抢夺世界文物的事实。
中国唐代摹本《女史箴图》和精美绝伦的敦煌壁画,古希腊帕特农神庙的石雕以及古埃及的罗塞塔石碑,大英博物馆的十大镇馆之宝,没有一件是英国的,它们都有自己的家。

唐代摹本《女史箴图》

精美绝伦的敦煌壁画

精美绝伦的敦煌壁画
英国在18世纪到20世纪之间在全球进行了一系列的殖民战争和侵略活动,从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掠夺了大量的文物,使得大英博物馆的藏品不断的在增多。
1860年的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从这一天开始,中国大量文物开始流失海外。

火烧圆明园
任何一个国家的文物都是原属国不可分割的文化遗产,是本国的民族认同和历史记忆的象征,应该无偿归还,大英博物馆也并不是普世博物馆,而是一个殖民博物馆,它的藏品是建立在英国对其他国家的剥削和压迫之上的。
土耳其的以弗所古城和棉花堡景区的标志性建筑,看似栩栩如生,但实际上都是复刻品,真正的文物早就被搬进了大英博物馆。导游讲解时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这是复刻品,真品现在保存在大英博物馆。”
复刻品保留在原处,有价值的真东西“保管”在大英博物馆,滑天下之大稽,把明晃晃的掠夺说得如此冠冕堂皇。
这个自诩为全球文化"保管者"的博物馆,早已成为国际文物争议的焦点。在全球社交媒体上,各国网民对大英博物馆掠夺文物的行为进行了激烈讨论。
从中国网友的愤怒控诉,到埃及民众的血泪呼吁,再到希腊人的坚持不懈,都在质疑一个核心问题:凭什么殖民时代抢来的东西,现在可以堂而皇之地以“保管”为名拒绝归还?
没有哪一个流浪在外的孩子是不想家的,文物亦是如此,植根于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的宝藏,离开了这片土壤之后,它们就只是孤苦无依的游魂,唯有回到故土,灵魂才能得到安宁。
可这归家之路,仍遥遥无期。
————往期精彩回顾————
从贡品到绝迹:舌尖上的长江鲥鱼
布鲁威斯号:灾难不是终点,而是新生的开始。
世界级文明:地中海文明的千年辉煌与深远影响
衣冠南渡:中华文明的延续与重生
庄惠之交:超俗的友谊与智慧的碰撞
西南联大:大师云集,群星闪耀,中国教育的传奇。
民国文人趣事,让你笑到捧腹。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18世纪的世界首富和珅。
伯仲叔季:古人长幼有序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