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话说:吉人自有天相。
有福的人便有福相。
这福相是什么呢?
是体态丰满,望之有福,还是因为善良显现在面貌上的福气呢?
其实一个人有没有福气,是自己修来的。
《道德经·第三十四章》上说:“大道氾兮,其可左右。”
意思是说:大道就和流水一样,四处蔓延无所不止,弥漫在我们左右。
都说女人如水,水装在什么容器中就是什么样子。
一个女人一生所扮演的角色很多,她们即是女儿,又是母亲,还是妻子,她们是领导,是同事,亦或是对手……
这些角色就是一个个容器,把女人装进去,让她们变成社会想要的样子。女人们活成了他人眼中的样子,却往往忽略了自己。
一个女人最顶级的福相,其实是敢于活出一个”少“字。
学会以”少“修心,才能为自己修来福气。

少依赖,独立如竹
杨绛先生曾说:“一个女人最好的状态莫过于,眼里写满了故事,脸上却不见风霜,不羡慕谁,不嘲笑谁,也不依赖谁。
民国才女张幼仪,出身富贵人家,她的祖父是清朝知县,父亲是知名医生,她饱学诗书,毕业于苏州师范学校。
就这么一位白富美,嫁给了徐志摩后,守着旧时思想,以夫为纲,依赖丈夫而活,却活成了徐志摩眼中的敝履,在她生下第二个孩子不久,便抛弃了她。
离婚后的张幼仪,反而活成了最美的样子。她独自留学德国,白天在裁缝铺打工,晚上苦读德语,最后不但创办了时装品牌,还成为了上海滩首位女银行家。
谢你放手,成我异彩!
张幼仪说:“我要为离婚感谢徐志摩,若不是离婚,我可能永远都没有办法找到我自己,也没有办法成长。他使我得到解脱,变成另外一个人。”
这种不依附于人的觉醒,让她活出了比当"徐太太"时更精彩的人生。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上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真正的强大,不在于战胜他人,而在于战胜自己,不依赖他人而独立生存。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
一旦将自己的命运,交由他人手里,就会失去了自我,真正成了一朵浮萍,没有了根的支撑,一场大雨便会夭折。
一个女人,一定要培养自己的”单身力“,即使走入婚姻,也要保持独立生活的能力和勇气。

少执着,顺其自然
《道德经·第四十章》上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执着于"有",反而会失去更多。就像用手来握沙子,握得越紧,流失得越快。
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中写道:“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人生在世,哪能事事如意,如果总把自己陷在执着里,求不得苦,守不得苦,得不尽苦,就会硬生生把日子熬成苦水,福气又怎么会来呢?
《道德经·第二十九章》讲:“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世间万事万物,皆有其自然规律,切不可强行执着。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执着于某一处风景,错过了一处,还有下一处更美的风景在等着你。
此心安处是吾乡,一念放下,才能万般自在。

少报怨,正念滋养福气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上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
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去补给不足的,但是社会的法则却相反,是要减少不足,来补给有余的人。
其实这就是西方所提出的”马太效应“:“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命运中的”马太效应“表现很明显,越爱抱怨的人,命运便愈是要欺负你。
很多女性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就会选择抱怨,抱怨命运的不公,抱怨生活的艰难。殊不知,在一声声抱怨中,心气儿也一点点泄完了,慢慢地福气也跟着溜光了。
鲁迅笔下的祥林嫂,确实是个苦人,人们开始还很同情她,但是她总是喋喋不休的抱怨自己的命运,硬是让别人对她的同情在报怨声中耗尽了,最后活成了所有人都嘲笑的对象。
抱怨看似一种情绪宣泄,实则让自己陷入负能量循环中,反而消耗掉了自身的福气。
奥黛丽·赫本在二战期间饱受饥饿折磨,可她却从未抱怨过命运。
她说:"我从小就知道,抱怨改变不了面包的数量。"
后来,她又把这份坚韧用在了慈善事业上,走遍非洲救助了无数儿童。
不报怨,不向命运低头,才让她美得那么高贵持久。
要知道,持正心正念,方可得正缘,有正缘才能结善因善果。
接受一切恰如其分的匹配与馈赠,就能摆脱烦恼,就是如此简单。
《道德经》云:"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修行的过程就是不断做减法的过程。
生命的丰盈不在于加法,而在于减法;一个女人最顶级的福相,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放下多少。
愿每位女性都能悟透这个“少”字,活出丰盛的人生。
📌关注我,一起读经典,悟人生,修内心。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