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是亚洲地理分区之一,位于亚洲中部的内陆地区,总面积约40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7400万。中亚有五个国家,分别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

中亚五个国家原本都是苏联的一部分,属于苏联的加盟共和国。1991年苏联解体后,五个国家分别独立。苏联时期,中亚加盟国经济发展落后,苏联每年都会对中亚加盟国进行财政补贴。一旦独立建国,中亚五国就要自食其力,因此当时中亚各加盟国对未来的前景非常担忧。不过中亚各国独立后,各自也都实现了发展,那么中亚五个国家,脱离苏联后,哪个国家发展的最好呢?
第一,中亚五国的建立。中亚的地理位置重要,连接着东亚和西亚,自古是东西方联系的陆路通道,古代丝绸之路就需要经过中亚地区。由于战略价值重要,历史上很多大国试图掌控中亚。19世纪时期,沙俄侵入中亚,逐渐吞并了中亚的哈萨克汗国,希瓦汗国,布哈拉汗国等中亚国家。

沙俄控制中亚后,继续向东扩张,1864年,沙俄迫使清朝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侵占了外西北的广阔领土,这导致外西北成为了中亚的一部分。1917年沙俄灭亡,中亚失去了沙俄的控制,一度出现短暂的独立状态,但苏俄站稳脚跟后,重新控制了中亚。
苏俄改变了以往沙俄对中亚的统治方式,1922年,联共(布)提出,各个苏维埃共和国在平等的基础上组成苏维埃共和国联盟。同年10月,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外高加索联邦共同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正式成立。

苏联成立后,决定按照不同的民族,在中亚进行划界,先后成立了五个加盟共和国,加入了苏联。就这样,中亚出现了哈萨克斯坦等五个加盟共和国。在整个苏联范围内,中亚属于比较落后的地区,经济以畜牧业和采矿业为主。
第二,中亚五国的发展。苏联在中亚完成划界后,开始了对中亚的建设,中亚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苏联在中亚投资建设工业项目,推进基础设施的改造,为了解决缺水问题,苏联还建设运河,灌溉水渠等水利工程,促进了中亚农业发展。

与此同时,苏联还对中亚各个加盟国进行财政支持。不过苏联解体之后,中亚各国开始了独立发展,经济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苏联解体后,中亚发展最好的国家当属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是中亚最大的国家,面积达到了约27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两千万。哈萨克斯坦北部和俄罗斯接壤,东部和中国接壤,西部濒临里海。
里海面积约37万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是仅次于波斯湾和俄罗斯西伯利亚的世界第三大油气产区。里海沿岸分布着五个国家,分别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阿塞拜疆。苏联解体后,里海五国完成了划界,哈萨克斯坦加大了开采里海资源的力度。

现在哈萨克斯坦经济以石油,天然气,采矿业为主,已探明石油储量100亿吨,天然气储量1.8万亿立方米,煤炭储量39.4亿吨。依靠资源开采和出口,哈萨克斯坦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位居中亚第一位,人均GDP达到了1.4万美元,遥遥领先中亚其他国家。
其次是土库曼斯坦,面积约49万平方公里,人口约700万。土库曼斯坦也是里海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土库曼斯坦的经济结构和哈萨克斯坦类似,都是依靠石油和天然气出口,油气工业完全成为了土库曼斯坦的经济支柱。土库曼斯坦的人均GDP达到了8500美元,位居中亚第二位。而其他三个中亚国家,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匮乏,经济发展比较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