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判断飞天的第一准则:有没有翅膀?

全世界各种文化里“会飞的人”形象,尤其是带翅膀的,能和敦煌的“飞天”划等号吗?答案是:不能。他们来自完全不同的文化体系,

全世界各种文化里“会飞的人”形象,尤其是带翅膀的,能和敦煌的“飞天”划等号吗?答案是:不能。他们来自完全不同的文化体系,是独立产生的文化现象。 就像一场“空中飞人”的跨文化对比研究。

盛唐 莫高窟320窟

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我们本土文化里早就有会飞的神仙了,他们叫做 “羽人”。 最大的特点是 “背生双翼” ,像鸟一样长着羽毛翅膀。比如周灵王的太子王子乔,传说他修炼成仙后,两个胳膊就化成了翅膀。羽人是中国道家神仙思想的产物,核心是追求长生不死、逍遥遨游。他们和佛教没有关系。羽人不是飞天,他是我们本土的“神仙飞行员”。

几乎在佛教产生的同时,西方出现了基督教,他们的“飞人”就是天使。最大的特点也是 “长着翅膀” 。最开始是可爱的小男孩(比如丘比特),后来也有了美丽的女天使形象。天使是上帝的仆人和信使,负责传达旨意。他们的飞行需要依靠物理上的翅膀,在空气中的空间飞翔。天使在教堂壁画中的布局,常常对称地飞在主神的上方,这一点和敦煌壁画中飞天环绕佛陀的构图非常相似。这说明不同文明在艺术构图上会有不谋而合的智慧。天使也不是飞天,他们是上帝的“带翅膀的公务员”。

榆林窟25窟 (中唐)

现在我们来正主——敦煌的飞天。最大的特点是——没有翅膀! 他们不靠羽毛翅膀,而是凭借身上数条飘逸的丝带(帔帛)和轻盈的身体姿态,就能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飞天是佛教艺术的产物,他们的职能是在佛国世界里为佛、菩萨奏乐、歌舞、散花、供养,营造一片欢乐祥和的极乐气氛。他们的飞行更像是一种 “意念飞行” ,穿梭于“虚空”之中,充满了神秘感和精神性,这与需要翅膀在空气中飞行的天使形成了根本区别。飞天是独特的佛教艺术形象,是凭借飘带和舞姿飞翔的“灵魂舞者”。

榆林窟第025窟·飞天(中唐)

虽然起源不同,但随着文化交流,这些形象之间也曾互相借鉴。飞天在从印度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过程中,其形象也慢慢受到了中国本土“羽人”和仙女(如嫦娥、洛神)的一些影响,变得更加飘逸、柔美,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古埃及、波斯、甚至玛雅文化中,都有类似“羽人”或带翅膀的神灵形象。这仿佛说明,对飞翔的向往,是深植于全人类心底的共同梦想。

为什么飞天没有翅膀? 这体现了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教的“空性”思想。飞天不需要借助任何实体(如翅膀)就能飞翔,象征着一种超越物质束缚、自由自在的圆满境界。

如何一眼分辨?看翅膀:有翅膀的,是天使或羽人。看飘带:无翅膀、靠几条长长丝带飞舞的,就是飞天。

榆林窟第025窟·飞天(中唐)

总之全世界的古老文明都创造了自己心中“会飞的人”。天使和羽人依靠的是“物理引擎”(翅膀),而敦煌飞天依靠的是“精神引擎”(飘带与意念)。他们是不同信仰和文化结出的不同果实,虽然都在飞翔,但飞的原理、目的和背后的哲学完全不同。因此,有翅膀的人,绝不是敦煌的飞天。 飞天的美,正在于她那独一无二的、超越物理法则的东方韵律与空灵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