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4年冬,阎锡山为出兵石家庄阻击直系援军北上,采取虚张声势之策,将原有步兵十个团改编为十个旅,实则未增人枪,仅更改番号搭建空架子。待军队撤回太原后,方逐步实施扩编,补充装备,并新增一个旅,使总兵力达十一个旅。随后成立第一、二两师,分辖一至四旅,合编为二十二个步兵团。另组建迫击炮一团及手掷弹一旅。其部队番号与主官配置如下:
第一师师长 商震
第一旅旅长 傅存怀,辖第一团(团长 杨效欧),第二团(团长 卢丰年);
第二旅旅长 王嗣昌,辖第三团(团长 李培基),第四团(团长 侯守常)。
第二师师长 孔繁霨
第三旅旅长 李维新,辖第五团(团长 文海),第六团(团长 荣鸿胪);
第四旅旅长 谢濂,辖第七团(团长 程廷栋),第八团(团长 傅作义);
督军署直辖
第五旅旅长 丰玉玺,辖第九团(团长 傅汝钧),第十团(团长 张荫梧);
第六旅旅长 杨爱源,辖第十一团(团长 赵承绶),第十二团(团长 孙楚);
第七旅旅长 杨中科,辖第十三团(团长 杨呈祥),第十四团(团长 高冠南);
第八旅旅长 丰羽鹏,辖第十五团(团长 关福安),第十六团(团长 金铸洲);
第九旅旅长 荣鸿胪,辖第十七团即学兵团(团长 荣鸿肿兼),第十八团(团长 辜仁发);
第十旅旅长 蔡荣寿,辖第十九团(团长 白毓晋),第二十团(团长 许晟蔚);
第十一旅旅长 李德懋,辖第二十一团即炮兵团(团长 周玳),第二十二团(辖警卫营、宪兵营)。
以上各步兵团均辖三个营,营辖三个连及一个机炮连(机关枪四挺、迫击炮二门),炮兵每团三营,每连配炮四门。
迫击炮团团长 冯鹏翥,辖迫击炮营六个营。
手掷弹旅旅长 张振万,辖第一团(团长 赵永胜),第一团(团长 王万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