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氢弹
理论上来说,氢弹威力确实上不封顶,但是核武器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扔不到对方头上去,
理论上来说,氢弹威力确实上不封顶,但是核武器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扔不到对方头上去,那跟没有核武器没区别。就说氢弹那威力,真不是吹的,核心爆炸点温度能到上亿度,比太阳表面还烫,地面瞬间能被熔成岩浆,热浪扫过之后,房屋跟纸糊的一样塌掉,生命体直接就气化了。当年苏联试爆的沙皇氢弹,5000万吨TNT当量,爆炸时的蘑菇云窜到了64公里高空,相当于7个珠穆朗玛峰叠起来,几百公里外的建筑玻璃全被震碎,连地球自转都被轻微影响了,但这玩意儿到最后也没列装部队,说白了就是没找到靠谱的投送方式,总不能靠轰炸机慢悠悠飞过去,在现代防空系统面前跟送人头没区别。可再凶的家伙,没辙送到敌人跟前也是白搭,这就跟揣着绝世宝剑却迈不开腿一个道理,首先得有能扛着氢弹跑的“腿”,这“腿”就是洲际弹道导弹,国际上公认,射程得超过8000公里才算洲际导弹,能跨洲打击,可这玩意儿不是随便攒攒就能成的,比攒一台顶级超跑难上一万倍。先不说射程,光导弹飞行时的技术难关就够多数国家头疼,导弹要突破大气层,再入时的温度能达到几千度,外壳材料得扛得住这种炙烤,不然飞一半就烧没了,而且末端速度得够快,像东风-31AG末端速度能到25马赫,1秒就飞8.5公里,这样才能降低被拦截的概率。制导精度更是要命,差一米可能就打偏几十公里,得靠惯性导航加卫星导航双重保障,没有自主研发的导航系统,人家一干扰就成了无头苍蝇,全球能搞定这一套的国家两只手都数得过来。更别提核三位一体的门槛,这才是真正的核威慑天花板,指的是同时具备陆基洲际导弹、潜射弹道导弹和战略轰炸机三种打击方式,就算被第一波打击,也能从海里或空中发起反击,目前全球真正玩明白的也就美国和俄罗斯两家。陆基导弹里,美国的民兵3和俄罗斯的萨尔马特都是狠角色,射程能到1.2万公里以上,还能携带分导式多弹头,一枚导弹能拆成好几枚,分别瞄准不同目标,让反导系统顾此失彼,东风-41最多能携带10枚分导式核弹头,最大当量能到300万吨级,相当于200颗广岛原子弹的威力。海基力量才是藏在暗处的杀器,美国的俄亥俄级核潜艇能潜到水下几百米,携带24枚三叉戟导弹,每枚能装8-10个核弹头,一艘潜艇就能毁灭一个中等国家,俄罗斯的北风之神级核潜艇也不示弱,携带16枚布拉瓦导弹,能在深海里隐蔽数月,随时发起致命打击。空基方面,美国的B-2隐身轰炸机更是黑科技,雷达反射截面只有0.1平方米,相当于一只飞鸟,能携带22.7吨弹药,从美国本土起飞,经过空中加油就能全球打击,科索沃战争时就曾长途奔袭37小时,精准摧毁目标后全身而退,这种隐身加远航的能力,至今没几个国家能模仿。这些家伙不光技术复杂,烧钱的程度也让人咋舌,B-2轰炸机每架造价超过24亿美元,比同等重量的黄金还贵,而且维护成本高得吓人,每次飞行后都要重新喷涂隐身涂层,一次维护费就够买几架战斗机。洲际导弹的研发更是无底洞,一款新型洲际导弹从研发到列装,得十几年时间,耗资几百亿美元,相当于一个小国家全年的GDP,还得有完整的工业体系支撑,特种材料、精密制造、电子元件,少一个环节都不行,国际上还对核相关技术严密封锁,核心部件想买都买不到。再看看其他有核国家的尴尬处境,印度和巴基斯坦天天喊着有核威慑,可他们的导弹射程大多在几千公里,印度的阿格尼3射程才4000公里,最多覆盖周边国家,根本跨不了洲,就算有氢弹(其实他们可能还没真正搞出氢弹),也只能吓唬邻居,对大国来说没多大威胁。伊朗搞了几十年导弹,最先进的泥石-2射程也就2000公里,还得靠地下工厂分散生产,精密制导系统依赖进口,受国际制裁限制,就算库存有几千枚导弹,先进型号占比还不到30%,实战效能大打折扣。还有反导系统这道坎,就算勉强造出了洲际导弹,也得能突破对方的防御网,现在美国的萨德、俄罗斯的S-400都是顶尖反导系统,能在不同高度拦截导弹,所以导弹还得有各种突防手段,比如机动变轨技术,让导弹飞行轨迹捉摸不定,或者释放诱导弹头,迷惑对方雷达,这些技术又是另一道难关。当年伊拉克想搞核武器,还没等造出氢弹,连原子弹都没成型就被制裁和打击了,利比亚的卡扎菲更是看清了现实,知道自己搞不定投送工具,有核也没用,反而招祸,最后放弃了核计划。所以说,氢弹威力再大,没有配套的投送能力就是摆设,就像一个壮汉拿着屠龙刀,却走不动路,只能原地挥舞吓唬人。美国和俄罗斯之所以能稳坐核大国头把交椅,不是因为氢弹造得比别人大,而是因为他们的“腿”够粗够硬,核三位一体体系成熟,能把氢弹精准送到任何想要去的地方。其他国家就算造出了氢弹,没有靠谱的洲际导弹和突防技术,也只能是纸上谈兵,真到关键时刻,还不如常规武器管用,这就是为什么说扔不到对方头上去的核武器,跟没有没区别
氢弹很可怕,但这种武器比氢弹可怕一万倍,只用一枚就能摧毁美国本土…
比氢弹还要可怕一万倍的武器!一枚就可以把美国本土摧毁,联合国曾紧急叫停,不然世界就毁灭了… 有史以来最可怕的武器,它的设计图纸并非出自某个将军的战争密室,而是诞生于一位渴望和平的科学家,那颗充满矛盾的大脑。钴弹...
假如美国先对中国发射200枚核弹,中国有反击的能力吗?不夸张的说,没等他们打完2
假如美国先对中国发射200枚核弹,中国有反击的能力吗?不夸张的说,没等他们打完200枚,我们就已经反击了,那时八成就是世界末日了。夜幕下,太平洋上空突然亮起一道道火线,200枚核弹头导弹划破黑暗,直奔东方而来。这不是电影情节,而是假如美国铤而走险的真实风险。中国核力量会怎么接招?它真能让对方后悔莫及,瞬间把世界推向深渊?中国核事业走过六十多年,从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开始,就定下基调:自卫防御,不首先使用。这不是空谈,而是实打实的战略选择。国家起步时,外部压力山大,科研队伍在戈壁滩上咬牙搞出来原子弹和氢弹,1966年导弹核武器结合试验成功,1967年氢弹也跟上。那些年,技术积累一步步夯实底子,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转向战略威慑,1992年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996年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摆明中国是负责任大国。进入新世纪,核力量稳步推进,陆海空三位一体成型。国防白皮书从2006年起就强调最低限度可靠手段,规模控制在必要水平。2025年,中国核弹头库存约600枚,主要配属陆基、海基、空基平台。这套体系设计初衷就是扛住首轮打击,还能有效回击,确保任何对手都得掂量后果。陆基是骨干,东风-41洲际导弹2015年测试成功,2018年入役部队。它机动部署,公路铁路两用,射程上万公里,能带多弹头,机动变轨和诱饵技术让拦截难上加难。地下洞库网络绵延数百公里,藏得严实,对方卫星再牛也难全挖出来。光这些,就够让美军头疼。海基力量更隐蔽,094型核潜艇2007年首艘下水,2010年第二艘服役,常年水下巡逻。巨浪-2导弹射程8000公里,2023年巨浪-3水下试射成功,射程超12000公里,直达美国本土。096型潜艇用泵喷推进,静音一流,追踪起来费劲。即使陆上吃亏,海里这支铁拳照样能砸过去。空基补齐短板,轰-6N轰炸机2019年亮相,2020年入役,2023年6月携惊雷-1导弹试飞。它空中加油,续航远,投放弹药灵活。2025年9月3日阅兵,三位一体首次公开,东风-41车队、潜艇模型、轰-6N齐亮相,信号清楚:中国核威慑不是摆设。这些进步不是为打仗,而是为和平。外界老爱炒“一小时崩溃论”,觉得中国核力量弱鸡,可事实是,早过了那阶段。现在的体系,天基卫星加陆基雷达,预警时间短,指挥链路快。导弹战备状态高,随时能动。不过中国坚持不首先使用原则,从1964年爆炸那天起就承诺,核武器只为反击自卫。这份克制,是大国风范。发展核力量,打破垄断,让别人不敢乱来。像2025年那场阅兵,展示实力,就是提醒各方:别冒险,和平才值钱。而核时代,合作大于对抗。中国愿意谈军控,共享情报,降低风险。
中国的抉择:为何拥有了“终极武器”氢弹,却主动为其戴上枷锁?
第二章:毁灭的艺术—为何说氢弹是"绝对王者?1952年11月1日,太平洋马绍尔群岛的埃内韦塔克环礁,一个代号"迈克"的怪物正在苏醒。这个高6米、直径2米、重达82吨的庞然大物,内部蕴藏着令人生畏的力量。当引爆指令下达,人类...
太阳到底有多离谱?内核2500亿倍大气压“煮原子”每秒钟炸出1亿颗氢弹!烧50亿年只是热身
二、“原子撞撞乐”:每秒钟炸出1亿颗氢弹,地球只分到“一汤匙” 你们知道太阳的能量是哪来的吗?不是烧煤,不是烧天然气,而是 原子撞原子—专业点叫“核聚变”,但咱们老百姓可以理解为“原子打架”。在太阳内核1500万℃的...
氢弹瞬间炸完!太阳每秒消耗420万吨物质,为何46亿年都没烧完?
当氢弹引爆后,会瞬间释放出巨大能量,这导致核弹在引爆后瞬间就炸没了。同样是依赖核聚变反应释放巨大能量,太阳却不会像氢弹那样发生爆炸,瞬间炸完,而是已经持续发光发热了46亿年之久。在这46亿年的历史里,太阳核心区域中...
高志凯称DF一61就是60个核弹外加一个氢弹,30分钟送到世界上的任何地方任何角
高志凯称DF一61就是60个核弹外加一个氢弹,30分钟送到世界上的任何地方任何角落,如果美国需要东风就送一个60十1,即送即达,说话不遮遮掩掩直截了当,用西方人听得懂的言语说给西方人听,过瘾!
高志凯在马尼拉向菲律宾和全世界详解什么是东风61“一颗氢弹+60颗核弹,二十分
“一颗氢弹+60颗核弹,二十分钟,快递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世界任何现存武器都无法拦截。要知道传统洲际导弹比如东风41从中国到美国西海岸得半小时,现在东风61直接把时间压缩到二十分钟,这相当于把快递时效从“次日达”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