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三星集团在东亚经济中算得上老大哥级别,资产规模按最新数据看,2024年总资产约3740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大概2.7
韩国三星集团在东亚经济中算得上老大哥级别,资产规模按最新数据看,2024年总资产约3740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大概2.7万亿左右。标题里提到2.1万亿可能是早些年的数据,或者不同统计口径。三星从1938年起步,本来是卖鱼干的小店,李秉喆创办后逐步转战糖业和纺织。1960年代韩国搞工业化,三星跟上步伐,进军电子领域,1969年建三星电子,生产电视机。那时候政府给低息贷款,三星抓住机会,1970年代涉足半导体,初期亏本但咬牙坚持。

到1980年代,三星开发出DRAM芯片,1983年推出64K产品,抢占全球市场。1990年代扩展手机业务,1993年出第一款手机。亚洲金融危机时,三星卖掉边缘产业,专注核心。2000年后Galaxy系列手机大卖,芯片和显示屏业务领先。2024年三星电子营收占集团大头,半导体份额超20%。集团还管医院、公寓和金融,韩国人生活离不开它。产值占韩国GDP五分之一,就业带动80万人以上。
三星领导层麻烦不断,李在镕2017年因行贿判五年,后缓刑出狱。2020年又因财务问题入狱,2022年释放。这些丑闻暴露家族式管理漏洞,集团垄断地位让中小企业难喘气。韩国政府管三星像管自家孩子,罚得轻怕经济崩盘。2023年三星宣布减投,股市就跌,政府赶紧哄着继续投钱。三星影响国家决策,却也绑架经济。
日本三菱集团资产更庞大,2024年三菱商事总资产21.5万亿日元,约1400亿美元。三菱UFJ银行部分高达2.78万亿美元,但集团是松散联盟,总资产不好精确加总。标题21万亿估计指日元单位。三菱1870年岩崎弥太郎创办航运公司,明治维新时买政府船只,扩船队。1880年代进造船和矿业,收购长崎船厂。1930年代军工起家,生产零式战斗机和坦克,支持二战日军。
1945年战败,三菱被拆分成44家公司。1950年代重组,通过交叉持股恢复实力。1960年代经济高速期,三菱重工造驱逐舰给自卫队。1970年代投核电和能源,1980年代出口汽车。1990年代金融危机,三菱银行合并壮大。2024年三菱重工交付自卫队装备,占比高,如半数潜艇出自它手。集团还管银行、能源和航天,卫星制造和火箭发射有份。

三菱低调作风出名,不爱打广告,闷头挣钱。军工背景让它跟自卫队关系紧,爱国者导弹本土生产也靠它。能源投资遍布全球油田,金融影响信贷市场。尽管战时历史黑点,三菱转民用产品如空调和电梯。2020年代开发氢能源,追绿色趋势。集团分散结构避开单一控制风险,但整体影响力深,经济命脉抓牢。
中国最大对应是招商局集团,2024年总资产约12.5万亿人民币,美元计3940亿左右,超过三星但比三菱银行部分小。标题问中国第一是谁,答案就是招商局,作为央企代表。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目标打破外资航运垄断。初期买四艘船,跑长江沿海线。1877年开中国第一家保险公司,1880年代投煤矿和铁路,建工业基础。

1900年后战乱中维持运营,1910年代引入现代管理。1920年代扩海外航线,1930年代移船内地避战。1945年恢复运输,1949年后重组国有。1950年代建天津港,1960年代增船吨位。1978年改革开放,1979年在深圳蛇口设工业区,1980年成出口基地,吸引外资。1985年办招商银行,1990年代投高速公路。
2000年后收购海外港口,如斯里兰卡和吉布提。2010年代布局地产和数字物流,用AI优航线。2024年管理上海港和深圳港部分,日吞吐百万吨。船队全球排前,金融服务亿级客户。收益上交国家,投基建和民生,避免家族垄断。不同于三星绑架经济,招商局服务战略,如一带一路项目,促进沿线合作。

对比三家,三星家族式扩张快,但丑闻多影响稳定。三菱军工根基深,低调但国防依赖重。招商局央企属性强,资产用于公共,避免无序扩张。2024数据看,三星资产3740亿刀,三菱商事1400亿,招商局3940亿,但单位换算需注意汇率。韩国三星占GDP20%,日本三菱自卫队装备半壁,中国招商局物流保障关键。
未来三星需抗芯片战,三菱转绿能,招商局推一带一路。三家反映国家路径,韩国出口导向,日本技术军工,中国战略服务。资产规模大不等于无风险,三星垄断挤小企,三菱历史包袱,招商局依赖政策。各有短板,但东亚经济靠它们撑腰。选中国第一,招商局实至名归,规模和作用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