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院士怒批:国外科学家聊的是问题 我们聊的是头衔

每年的诺贝尔奖一开奖,总让我们望尘莫及,难道真是我们的科学家不够优秀,没有资格获奖?院士一句话道出了问题的本质。究竟怎么

每年的诺贝尔奖一开奖,总让我们望尘莫及,

难道真是我们的科学家不够优秀,没有资格获奖?

院士一句话道出了问题的本质。

究竟怎么回事?

此事你怎么看?

点个关注不迷路。小编就和大家一起聊聊院士怒批:国外科学家聊的是问题,我们聊的是头衔。

中科院院士怒批:我们不是拿不到诺奖,而是整天想着怎么搞关系

每年的诺贝尔奖一开奖总能刺痛我们的神经,获奖名单上却没有我们的科学家,问题出在什么地方?难道是我们的科学家真的不够优秀,没有资格拿诺贝尔奖吗?

中科院院士王贻芳一语中的, 揭开了问题的本质,外国科学家没有人在乎诺贝尔奖,我们的科研人员整天却想着如何当官。

多数科学每天在研究如何改变人类的命运? 你要是这么想,你就大错特错了, 多数人关心的是何时才能戴上那顶“帽子”。

“人才帽子”,优青、杰青、长江、千人、万人……,这些“帽子”虽不能遮阳,却一个比一个管用,就像一武侠小说里的门派排行。

这些“帽子”不仅仅是荣誉,更是科研界的“职称晋级卡”和“敲门砖”,没有它,项目拿不到,经费批不下来,学生招不到,有可能连办公室都会被挪到厕所的对面。

一位刚回国的博士后就曾吐槽,导师的第一句话就是“3年内拿不下‘青拔’,趁早改行。” 这位博士听后茫然地问道:”那研究呢?”导师苦笑道:“研究?那是副产品,帽子才是KPI。“

搞科研听起来更像是玩通关游戏,从发够SCI到拿下青年项目,再到混进人才梯队,最后成功上岸当”学术领导“。

有了众多的官“帽子”,实验不用做了,开始做PPT,跑关系,开会评审别人,完美闭环。

王贻芳院士直言,外国的科学家聊得是问题,我们聊得更多的是头衔。 在国际会议上,你问人家你是院士吗?人家会一家茫然,询问是什么职位?能做实验吗?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些“帽子”还自带阶级属性,有了“帽子”,  你就会从张老师荣升为“张教授”,开会坐前排,发言时别人给你写讲话稿,吃饭坐包间。

以“帽子”为导向的评审机制,导致科研人员不关心科学进步了,不关心问题的本身实质了,而是关心项目和“帽子”之间的关系,能不能发论文,能不能报项目,能不能评职称,等等。

科研变成了利益。有人会不解地问,诺贝尔奖不也是一顶大帽子吗?问题是人家的不在乎这顶“帽子”,而我们的“帽子”刚需,是饭碗。

由此带来的后遗症是国外从事科研你可以是十年无人知,没有人催你出成果。国内就不一样了,3年没有顶发,人事就要找你谈话了,是不是研究方向有问题,要不要调整?

从而导致有风险,有挑战的课题没有人愿意做了,毕竟没有人愿意拿自己的“帽子”赌明天。

最后,多了能拿项目的科学家,少了敢想敢干的探索者。王贻芳本人就是例外,不是为了获奖而获奖,而是为了研究而研究。

要改变现状,光靠科学家的“觉悟高”不行,得改规则。

网友:科处长都看不上诺贝尔那点奖金

以结果为导向的规划,偏离了科研的初衷,显然是弊大于利。看看网友是怎么说的。

有网友说,搞科研的,短期内不可能100%都有成果,如果方向错了,那就只能改方向,如果一错再错,那就只能放弃;但把错误的选择公布于世,也是贡献;如果后人受到启发,从侧面有了新的突破,那就是重大成果。

所以,大多数人不敢用有限的生命去赌,只能搞一些成熟领域的研究,锦上添花。当然,绝大多数连锦上添花都不是,就是为了评职称捞名利。

有网友说,诺贝尔物理学奖是真正的奖项。这个奖项确实对人类的贡献很大。而我国目前确定达不到这样的水平。

有网友说,诺奖最硬核的三大奖一一物理、化学、生理医学全是自然科学,无论从基础理论到实践应用都在造福全人类,有良知和头脑正常的人都不会以站队代替正确认知,别被情绪误导了正常认知。

有网友说,80年代初就有电影讽刺这个问题,说明70年代开始这事就很频繁,大家都门清的事,要改早改了。

小编观点

伟大的科学家从来都板凳要坐十年冷,不问结果,只问过程

我们的科研人员如果不再为“帽子”焦虑时, 实验室里不再讨论怎么报项目时,那我们就离诺贝尔奖不远了。

小编想说的是,科研人员轻名利,重研究,科研成果才会有质的飞跃,才能打破唯“帽子”论英雄的瓶颈。

此事你怎么看,欢迎点赞和转发,就相关问题和观点进行探讨和交流,说出你内心的观点和看法,有你点评更精彩,共享阳光,共担风雨。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莫名其妙成“江湖最后的大嫂”? 广西女子冯静回应:内容不实

评论列表

用户13xxx08
用户13xxx08 2
2025-11-24 13:43
老传统了,也知道有毛病,咋就不能改变改革呢?

╮(╯▽╰)╭ 回复 11-24 23:41
聊什么不是科学家说了算[裂开][裂开][裂开]投资人出钱你的项目才有下去的机会。发展方向不一样,以现在的战略目标中国永远不会有诺奖。这是国家走实用流只研究有升值价值项目决定的。想要诺奖代表你要研究几百个当前无用项目会大大提高成本,出来的成果短时间也不会开发实用价值。

用户10xxx95
用户10xxx95 1
2025-11-24 18:37
朋友天天开心,晚上好